[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纤维及其衍生多孔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1897.X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2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玲;俞书宏;卢兵荣;曹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D01F9/14;D01F6/54;D01F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卢敏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纤维及其衍生多孔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一定量的前驱物(六水合硝酸锌/六水合硝酸钴)和二甲基咪唑分别加入到甲醇溶液中,磁力搅拌得到金属有机配合物纳米颗粒;将金属有机配合物颗粒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聚丙烯腈,得到电纺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获得金属有机配合物/聚丙烯腈的电纺纤维,用铜网收集并剥离,得到金属有机配合物/聚丙烯腈纤维薄膜;将此薄膜煅烧,即获得多孔碳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产率大等优点;且所制备的衍生多孔碳纤维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在能源储存和转换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金属 有机 配合 纤维 及其 衍生 多孔 碳纤维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纤维及其衍生多孔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0.80~4.25g六水合硝酸锌和/或0.01~2.85g六水合硝酸钴作为前驱物,与2.50~6.56g二甲基咪唑分别加入到50~300mL甲醇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磁力搅拌下反应,所得产物离心分离、洗涤,获得金属有机配合物纳米颗粒;步骤b)将金属有机配合物纳米颗粒分散到3~6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再加入0.25~0.4g聚丙烯腈,磁力搅拌使聚丙烯腈溶解,获得电纺溶液;步骤c)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电纺溶液制备成金属有机配合物/聚丙烯腈的电纺纤维,并通过铜网收集,然后剥离,得到金属有机配合物/聚丙烯腈纤维薄膜;所述静电纺丝电压为6~10KV、流速为0.1~0.5mL/h、时间为0.5~10h,喷丝头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为8~15cm;步骤d)将纤维薄膜煅烧,煅烧温度为700~1000℃、煅烧时间2~8h,使金属有机配合物和聚丙烯腈转化为多孔碳,从而获得多孔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189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自动化纸箱提手穿扣机的上扣同步带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甲带式给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