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樟油素型樟树嫩枝组培繁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23065.1 申请日: 2016-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5830924B 公开(公告)日: 2018-04-17
发明(设计)人: 安家成;蔡玲;黄金使;李开祥;梁晓静;丘米;杨素华;黄宏喜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5114 代理人: 邹超贤
地址: 530002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樟油素型樟树嫩枝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植体选择、外植体处理、初始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壮芽培养和生根培养工序,采集黄樟油素型樟树的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嫩枝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修剪、灭菌消毒处理后接种于初始芽诱导培养基中获取初始芽,再将初始芽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经过4‑5个周期增殖培养,形成丛生芽,将丛生芽接入壮芽培养基中培养,最后将高≥2cm的单芽插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本发明操作过程简便,培养周期短,继代芽产量大,并且质量优,增殖系数达到5以上,达到组培苗产业化技术要求,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黄樟油素型 樟树 嫩枝 繁殖 方法
【主权项】:
一种黄樟油素型樟树嫩枝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植体选择、外植体处理、初始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壮芽培养和生根培养工序,采集黄樟油素型樟树的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嫩枝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修剪、灭菌消毒处理后接种于初始芽诱导培养基中获取初始芽,再将初始芽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经过4‑5个周期增殖培养,形成丛生芽,将丛生芽接入壮芽培养基中培养,最后将高≥2cm的单芽插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外植体选择:在至少连续3天晴朗的气候里,采集黄樟油素型樟树的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嫩枝作为外植体;(2)外植体处理:将外植体置于自来水下冲洗10‑15 min,然后去除外植体叶片,再将外植体浸泡在体积浓度 0.1%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溶液中,控制浸泡时间15‑20 min,最后用纯净水洗净药物,将外植体裁成带至少1个腋芽,1.5‑3cm长的茎段,视茎段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对外植体消毒,备用;(3)初始芽诱导培养:将步骤(2)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初始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初始芽诱导培养方法为:首先将接种好的外植体置于4‑8 ℃的低温环境,暗培养8‑10 d,再转入温度22‑25 ℃,光照强度1000‑2000 lux,光照10‑12 h/d的条件下培养,培养40‑50 d,初始芽萌发、生长;所述的初始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ER培养基+6‑BA 6.0‑8.0 mg/L+NAA 2.0‑3.0 mg/L+KT 1.0‑2.0 mg/L+ZT 1.5‑2.0 mg/L+ VC 15 mg/L +L‑半胱氨酸20mg/L +叶酸10mg/L+VB2 15 mg/+琼脂粉3.6 g/L+蔗糖20 g/L;(4)增殖培养:将高≥1cm的初始芽接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方法为:将接种好的初始芽置于温度25‑30 ℃,光照强度2000‑3000 lux,光照12‑14 h/d的条件下培养,35‑40 d转接一次,循环往复,经4‑5个周期的培养,形成丛生芽;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ER培养基+6‑BA 6.0‑8.0 mg/L+NAA 2.0‑3.0 mg/L+ZT 0.5‑1.0 mg/L+VC 15 mg/L+VB2 15 mg+L‑半胱氨酸 20 mg/L+琼脂粉 3.6 g/L+蔗糖 30 g/L;(5)壮芽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丛生芽进行切割,4‑5颗芽/丛,插入壮芽培养基中,置于温度25‑30 ℃,光照强度4000‑7000 lux,光照12‑14 h/d的环境中培养,培养35‑40 d,形成壮芽;所述的壮芽培养基的配方为:改良ER培养基+6‑BA 3.0‑4.0 mg/L+NAA 1.0‑1.5 mg/L+VC 15 mg/L+VB2 15 mg+L‑半胱氨酸 20 mg/L+琼脂粉 3.6 g/L+蔗糖 30 g/L;(6)生根培养:将步骤(5)得到的高≥2cm的单芽插入常规的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余下小芽丛再次接种于步骤(4)的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增殖,然后再重复步骤(5),循环往复,获得大量壮芽;以上所述的改良ER培养基的配方为:NH4NO3 1200 mg/L+KNO3 1900 mg/L+CaCl2·2H2O 440 mg/L+MgSO4·7H2O 370 mg/L+KH2PO4 340 mg/L+H3BO3 0.63 mg/L+MnSO4·4H2O 22.3 mg/L+ZnSO4·4H2O 8.64 mg/L+Na2MoO4·H2O 0.025 mg/L+CuSO4·5H2O 0.0025 mg/L+CoCl2·6H2O 0.0025 mg/L+FeSO4 27.8 mg/L+NaEDTA 37.3 mg/L+肌醇 50 mg/L+烟酸 0.5 mg/L+盐酸吡哆醇0 .5 mg/L+甘氨酸 2 m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30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