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成材率、低氮低氧电渣轴承钢锻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4068.7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葛永胜;李晨哲;李士华;程京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谷钢力矿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8 | 分类号: | C21D1/28;C21D1/32;C21D8/00;C21D3/06;C21C7/06;C22C33/04;B21J5/00;B21J1/06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52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成材率、低氮低氧电渣轴承钢锻件制造工艺,其过程包括自耗电极,电渣锭,锻造工艺,锻件探伤检验,工艺过程控制生产中自耗电极全氧含量可以达到10ppm以下、氮含量达到40ppm以下,再通过采用连续脱氧工艺抽锭电渣重熔炉,生产6米长的280mm×325mm的电渣方锭,最后经过锻造生产出所需锻件。该种工艺能够连续脱氧、锻造利用率高。采用转炉连铸坯做为自耗电极、连续脱氧、抽锭生产长径比达到18:1的电渣锭,并经过快速锻造成轴承钢锻件,上述锻件生产过程中电渣锭利用率达到99%以上,轴承钢锻件氧含量≤15ppm、氮含量≤40ppm,且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消耗,提高电渣锭质量,满足高端用户使用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材 低氧 轴承钢 锻件 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高成材率、低氮低氧电渣轴承钢锻件制造工艺,其过程包括自耗电极,电渣锭,锻造工艺,锻件探伤检验,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轴承钢经过锻造,其锻造比≥8,其中敦粗比≥4,锻造过程中其工艺参数为,加热,装炉温度≤400℃,加热至850℃保温,按0.25分钟/㎜;升至1250℃再次保温,按0.3分钟/㎜;且要求被加热工件表心温差≤30℃,升温速度≤10℃/分钟;转炉流程连铸坯为自耗电极、电渣过程为连续脱氧、抽锭式,其中,渣料配比为,SiO2 :5~10%,CaO:10~20%,Al2 O3 :20~30%,CaF2 :50~60%,熔速为450~600kg/h;其特征在于:始锻温度:1200℃~1220℃;终锻温度:820℃~870℃;锤击重量:按“轻-重-轻”进行设置;锻件保温缓冷,工件锻完之后,应及时将其放入保温坑中,保温坑的温度不得低于600℃,锻件从保温坑中取出时不得低于500℃;锻件锻后采用扩氢处理工艺处理,去除锻件中氢和其它有害气体,锻件加热到700℃,温度保持在690℃-710℃进行扩氢处理30h以上,然后随炉冷却至300℃以下时出炉,得到扩氢处理后的工件;扩氢处理后的工件,要进行正火球化退火,进行阶段化升温热处理,其工艺如下,a、加热工件至680℃,保温1小时;b、加热到850℃,保温两小时;c、加热到925℃-935℃保温2小时;d、将工件空冷至室温;电渣过程连续脱氧,渣面连续均匀加入脱氧剂,调整加入脱氧剂的数量及速度,使轴承钢GCr15中的氧含量≤15ppm、氮含量≤40ppm;自耗电极是利用成熟的转炉—LF—RH—CCM生产得到高纯净度的自耗电极,在LF生产过程中采用埋弧冶炼工艺并将Al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精炼渣中的FeO+MnO≤0.5%,RH真空度控制在100ppm以下,并通过大包密封严防浇钢过程吸氮和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谷钢力矿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阳谷钢力矿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406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