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27508.4 申请日: 2016-04-13
公开(公告)号: CN105665684B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发明(设计)人: 刘东戎;杨洋;王坦;郭二军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22D27/04 分类号: B22D27/04;G06F17/50;G06F17/11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代理人: 杨立超
地址: 15008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的方法,涉及一种铸件晶粒组织的预测方法。为了解决目前晶粒组织数值预测中计算时间长、计算量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求解枝晶生长动力学KGT模型,获得枝晶尖端半径—枝晶尖端生长速度变化曲线,并对铸造系统进行宏观尺度网格剖分;针对计算网格(i,j)chan≠0,只计算能量守恒方程,获得温度场分布;针对计算网格(i,j)chan=0,计算动量守恒方程,获得该计算网格中的金属液流动速度;然后判断计算网格(i,j)chan=0是否处于凝固前沿,如果是,计算该网格所对应的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和凝固前沿移动速度;直到凝固结束,输出铸件内晶粒生长形貌标识grain的分布。本发明适用于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铸件 晶粒 组织 数值 预测 方法
【主权项】:
一种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一、求解枝晶生长动力学KGT模型,获得枝晶尖端半径——枝晶尖端生长速度变化曲线;KGT模型为非线性模型,采用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具体过程如下:步骤一(一)、设定熔体过冷度的变化范围,从0℃增加至10℃,每次增加0.1℃,熔体过冷度变化100次,针对第ti次计算,熔体过冷度定义为ΔTall[ti],1≤ti≤100;步骤一(二)、当熔体过冷度为ΔTall[ti]时,设定迭代计算总次数为NI;某一次迭代计算设定为ni,且1≤ni≤NI;当进行第ni次迭代计算时,KGT模型中方程迭代求解次序为:(1)(2)(3)(4)(5)由等式求得(6)(7)ni=ni+1;(8)如果FS<10‑5则迭代计算结果收敛,运算停止,进入步骤“(9)”;如果FS≥10‑5则迭代计算结果不收敛,计算继续,重复步骤(1)至(8);(9)存储Rtip[ti]、Vtip[ti]和ΔTall[ti];其中:ΔTall为熔体过冷度,Ttip为枝晶尖端温度,ΔTc为枝晶尖端成分过冷,为枝晶尖端曲率过冷,Ωc为溶质过饱和度,k为合金平衡分配系数,m1为合金液相线斜率,Co为合金初始成分,Tm为熔点,为枝晶尖端液相成分,Pc为枝晶生长贝克利数,D1为合金液中溶质扩散系数,Γ为吉布斯汤姆森系数,σ*为稳定常数,和均为枝晶尖端半径,为第ni‑1次迭代计算所得结果,为第ni次迭代计算所得结果;和为枝晶尖端生长速度,为第ni‑1次迭代计算所得结果,为第ni次迭代计算所得结果;Rtip[ti]为迭代计算收敛时所得枝晶尖端半径,Vtip[ti]为迭代计算收敛时所得枝晶尖端生长速度;FS为收敛标准因子;当ni=1时,步骤一(三)、ti=ti+1,ΔTall[ti]=ΔTall[ti‑1]+0.1℃,ΔTall[0]=0℃,重复步骤一(二),获得不同ΔTall[ti]所对应的Rtip[ti]和Vtip[ti]值,直至ti=100;构建枝晶尖端半径Rtip[ti]——枝晶尖端生长速度Vtip[ti]变化曲线;步骤二、对X米×Y米的铸造系统进行宏观尺度网格剖分,X方向和Y方向采用相同的网格剖分步长,即Δx米=Δy米;计算网格的标号为(i,j)chan,其中i和j均为整数,i的取值范围是1~M,j的取值范围是1~N,下角标chan=2表示铸型网格,下角标chan=0表示铸件网格,下角标chan=4、5、6、7和8分别表示内冷铁网格、外冷铁网格、冒口套网格、保温材料网格和绝热材料网格;步骤三、针对所有下角标chan≠0的计算网格(i,j)chan≠0,只计算能量守恒方程,获得温度场分布;[H]=cpTρ∂[H]∂t=λ▿·(▿T)]]>其中:[H]为混合热焓,cp为比热,ρ为密度,λ为导热系数,T为温度,t为时间;步骤四、针对所有下角标chan=0的计算网格(i,j)chan=0,计算动量守恒方程,获得该计算网格中的金属液流动速度;∂(flUl)∂t+▿·(flUlUl)=-1ρl▿P+1ρl▿·(μl▿(flUl))+flg→[βT(T-Tref)+βC(Cl-Cref)]-fl2μlρlKperUl]]>Kper=fl3(1-fl)2SDAS2180]]>其中:U1为液体流动速度且0s时的值为0m/s,ρ1为液相密度,f1为液相分数,P为压强,μ1为液体粘度,βT为温度膨胀系数,βC为成分膨胀系数,C1为平均液相成分,Tref为参考温度等于液相线温度T1,Cref为参考成分等于合金初始成分Co,为重力加速度,Kper为渗透率,SDAS为二次枝晶臂间距;步骤五、针对所有下角标chan=0的计算网格(i,j)chan=0,计算能量和成分守恒方程,以及固相分数方程;判断计算网格(i,j)chan=0是否处于凝固前沿,如果是,则计算该网格所对应的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和凝固前沿移动速度;步骤六、重复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直到凝固结束,即所有chan=0网格所对应的fs=1,输出铸件内晶粒生长形貌标识grain的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75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