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组合式钢管中继间设备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8574.3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9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雄;程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1/036 | 分类号: | F16L1/036;F16L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组合式钢管中继间设备及施工方法,前顶管后端面与后顶管前,中继间圆钢管位于前顶管、后顶管管中;在中继间圆钢管外壁上套钢环和环形密封圈;密封式充气囊套在钢环外壁处,密封式充气囊套在密封式充气囊的中继间圆钢管外壁上;中继间圆钢管外壁规定位置安装重型万向脚轮;后顶管内壁规定位置安装固定台座;固定螺杆穿过中继间圆钢管后;将千斤顶安装在中继间圆钢管前端内壁圆周上,千斤顶接受座间距焊接在和千斤顶的内壁上。步骤是1)安装中继间设备;2)顶进;3)拆卸中继间圆钢管相关固定部件;4)拉出中继间圆钢管。结构合理、施工方便,止水效果好、拆装方便、成本低,用于长距离顶管顶进施工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施工 组合式 钢管 中继 设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重复使用组合式钢管中继间装置,它包括前顶管(1)、后顶管(2)、中继间圆钢管(3)、第一A密封式充气囊(7)、千斤顶(8)、千斤顶接受座(10)、牵引绳(11)、卷扬机(12)、千斤顶传力杆(16)、千斤顶台座(28),其特征在于:前顶管(1)后端面与后顶管(2)前端面相接,中继间圆钢管(3)位于前顶管(1)、后顶管(2)管中的结合部位,中继间圆钢管(3)3/4长的管段位于前顶管(1)中,1/4长的管段位于后顶管(2)中,前顶管(1)、后顶管(2)和中继间圆钢管(3)三者中心轴线重合;在中继间圆钢管(3)外壁上、前顶管(1)后端处套钢环(17),第一A密封式充气囊(7)套在钢环(17)外壁上,第二B密封式充气囊(22)套在后顶管(2)前端的中继间圆钢管(3)外壁上;二个环形密封圈(14)分别嵌套在钢环(17)内壁的二个环形凹槽中,第一A密封式充气囊(7)内壁与钢环(17)外壁采用结构胶固定粘结,在中继间圆钢管(3)外壁、距中继间圆钢管(3)前端面200mm和600mm横断面处各安装四个重型万向脚轮(4),各横断面处重型万向脚轮(4)安装位置分别为中继间圆钢管(3)外壁圆周上最下、最上、最左、最右处,重型万向脚轮(4)的万向轮顶在前顶管(1)的内壁上;在后顶管(2)内壁、距后顶管(2)前端面1/4中继间圆钢管(3)长度横断面处安装四个固定台座(5),固定台座(5)安装位置分别为后顶管(2)内壁圆周上最下、最上、最左、最右处;中继间圆钢管(3)后端卡在固定台座(5)的阶梯形卡槽内,中继间圆钢管固定螺栓(13)穿过中继间圆钢管(3)的穿透性圆孔D,将中继间圆钢管(3)后端与固定台座(5)连接;在中继间圆钢管(3)内壁上、距中继间圆钢管(3)后端面1/2中继间圆钢管(3)长度横断面处安装四个千斤顶台座(28),千斤顶台座(28)的安装位置分别为中继间圆钢管(3)内壁圆周上与圆心的连线与水平面成45 °角的点处;在前顶管(1)内壁上、距前顶管(1)后端面3/4中继间圆钢管(3)长度横断面处安装四个千斤顶接受座(10),千斤顶接受座(10)安装位置分别为前顶管(1)内壁圆周上与圆心的连线与水平面成45 °角的点处;用千斤顶固定螺栓(31)将千斤顶(8)固定在千斤顶台座(28)上,千斤顶传力杆(16)后端通过螺纹与千斤顶(8)活塞杆前端连接,千斤顶传力杆(16)前端顶在千斤顶接受座(10)的圆形凹槽内;牵引绳(11)后端与工作井中的卷扬机(12)相连接,牵引绳(11)前端分成四股,分别穿过中继间圆钢管(3)的穿透性圆孔D,与中继间圆钢管(3)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857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布设的柔性安装架
- 下一篇: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