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人工抗体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0732.9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4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曹傲能;邵珠学;王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00 | 分类号: | C07K16/00;C07K16/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金纳米粒子通用的人工抗体构建方法。该方法是在金纳米粒子表面重建抗体决定簇互补区的多肽环区,重建天然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并制备出比天然抗体稳定性更好、结合力更强的人工抗体。通过将选定的本身没有特定构象和功能的多肽与金纳米溶液混合,多肽两端同时固定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并且通过调节多肽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密度及金纳米粒子的粒径进而调节多肽两端在纳米粒子表面的跨度实现对多肽环区构象的精确控制,从而赋予合成的功能化纳米粒子与抗原特异性识别的功能。该方法在纳米载药、靶向治疗及抗体药物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粒子 人工 抗体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人工抗体构建方法,该方法是将天然蛋白质抗体的决定簇互补区的CDR多肽环区嫁接到金纳米粒子表面,从而重建天然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并制备出比天然抗体稳定性更好、结合力更强的人工抗体;该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通过将设计的多肽两端同时固定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并且利用金纳米粒子表面上金原子的可移动特性,通过调节多肽两端在纳米粒子表面的跨度实现对多肽环区构象的精确控制,从而赋予纳米粒子与抗原之间诱导切合的特异性识别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307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手吸盘工作信号触发装置
- 下一篇:新型机器人通用主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