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多跳网络缓冲队列的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2217.2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3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鑫;方旭明;吴宇;冯亚雄;赵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861 | 分类号: | H04L12/861;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无线多跳网络缓冲队列的部署方案,应用列车中央部署网关节点和车地通信设备用于和地面基站BS之间通信,每节车厢部署1个AP用于承载车内多用户的接入需求,车厢之间利用无线中继对进行无线连接,车厢内AP和车厢中继之间采用有线连接的列车车厢WiFi系统中;采用无线多跳网络中每跳数据传输的缓冲队列长度的设置问题,使得系统在满足最大端到端时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了系统丢包率,从而达到系统资源配置与系统可接受的端到端QoE的平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网络 缓冲 队列 部署 方案 | ||
【主权项】:
1.一种无线多跳网络缓冲队列的部署方法,适用于采用如下构造的列车车厢WiFi系统:列车中央部署网关节点和车地通信设备用于和地面基站BS之间通信,每节车厢部署1个AP用于承载车内多用户的接入需求,车厢之间利用无线中继对进行无线连接,车厢内AP和车厢中继之间采用有线连接;以一节车厢为一个子网络,将此多跳串联通信网络分解为多个子网络,通过业务离去分析和参数拟合的方法,将前一子网络的业务离去过程拟合为下一子网络的业务到达过程;此后,运用排队模型表征每个子网络的数据收发过程,为每个子网络设置不同的队列长度并求解对应的时延以及丢包率,再根据每个子网络的时延和丢包率计算端到端时延、丢包率以及QoE;选择其中满足业务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限制,且使系统端到端QoE最优的队列长度作为各子网络的缓冲队列长度的合理值,达到系统资源配置与系统可接受的端到端QoE的平衡;具体实施步骤描述为:(1)业务源到达过程参数拟合:按照业务特征配置终端,利用LAMBDA算法将数据包到达过程拟合为二态马尔科夫调制的贝努利过程(Markov‑Modulated Bernoulli Process,MMBP‑2)模型,作为第一个子网络的业务到达过程;(2)子网络的业务离去过程分析和参数拟合:系统子网络中的数据包离去为当前数据包已被正确接收,包括多次重传后被正确接收,传输失败以及未被正确接收的过程不能称之为数据包的离去,对前一子网络的业务离去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平均离去率ρD、离去时间间隔的平方变差系数
离去时间间隔的一阶自相关系数
以及每个时隙内离去数据包数的一阶自相关系数φd(1),通过这四个统计量表征离去过程的随机特性,并与MMBP‑2业务源模型的到达过程所对应的四个统计量平均到达率ρMMBP‑2、到达时间间隔的平方变差系数
到达时间间隔的一阶自相关系数
和每时隙到达顾客数的一阶自相关系数φMMBP‑2(1)联立求解,得到描述下一子网络的到达过程的参数值,该过程也为MMBP‑2业务源模型;实现将当前子网络的业务离去过程拟合为下一子网的业务到达过程;(3)分析单个子网络业务收发过程,计算其时延及丢包率:用三维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N(m),R(m),S(m)),m=0,1,...}来描述子网络业务的状态空间,其中,N(m)表示在m时刻子网络中正在传输和等待传输的数据包总数,且N(m)=0,1,2,...,K,K为缓冲队列最大长度,即最大队长;R(m)表示在m时刻子网络中正在传输数据包的当前重传次数;S(m)则表示在m时刻到达过程所处的状态;为每一个子网络设置不同的缓冲队长最大值,即不同的K值,根据排队理论,建立对应的状态转移矩阵并求解其队长的稳态分布;最后,计算得到子网络业务传输的平均队长Li、每个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时间Tavg,吞吐量Si,时延Wi和丢包率
计算公式如下:![]()
![]()
![]()
![]()
上列公式中:n表示在m时刻子网络中正在传输和等待传输的数据包总数;r表示在m时刻子网络中正在传输数据包的当前重传次数;s表示在m时刻到达过程所处的状态;P(n,r,s)表示队长的稳态分布;Ps表示数据首次传输成功概率;Prs表示数据重传时传输成功概率;α和β分别表示到达过程处于两个状态下的发包速率;σ表示服务失败概率;(4)其余子网络性能求解:对于剩余的每个子网络,重复步骤(2),将其前一子网的业务离去过程拟合为该子网络的业务到达过程;重复步骤(3),得到该子网络对应的各项性能指标;(5)端到端性能的计算及最佳队长获取:根据每个子网络的时延和丢包率计算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计算对应的端到端QoE,选取满足业务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要求,且网络端到端QoE最优的缓冲队列长度,将其设为各子网络缓冲队列长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221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