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山区降水测算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2788.6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07 |
发明(设计)人: | 苏鹏程;韦方强;董丹丹;刘晶晶;孙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王璐瑶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山区降水测算方法及应用。所述山区降水测算方法首先获取拟进行降水测算山区的海拔、坡向和坡度,然后根据拟进行降水测算山区的地理位置确定其所在分区,最后应用所属分区的降水垂直分布关系式计算得到拟进行降水测算山区的降水量。本发明方法原理可靠,计算过程科学简便,能够普遍适用于获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内缺少气象观测站的高海拔地区的降水数据,对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形成区的降水量估算和汇流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青藏高原 东南 地区 山区 降水 测算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山区降水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区降水测算方法步骤如下:(一)通过现场GPS实地测量或利用GIS技术从数字高程模型上提取,确定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的海拔高度H,单位m;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确定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海拔高度H处的坡向A、单位rad,和坡度B、单位rad;(二)根据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的所在地理位置、通过河流水系基本单元的地貌特征,结合GIS技术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的地形、流域形态与分水岭的空间分布,确定该山区是属于怒江流域,或澜沧江流域,或金沙江流域,或雅砻江流域,或大渡河流域,或岷江流域;(三)如果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属于怒江流域,则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海拔高度H、坡向A和坡度B代入公式P=1443.187‑0.263×H+9.79×10‑6×H2+361.33×A‑47.297×A2‑3745.491×B+4039.651×B2计算得到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的降水量P,单位mm;如果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属于澜沧江流域,则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海拔高度H、坡向A和坡度B代入公式P=4242.051‑2.215×H+2.22×10‑4×H2+1949.504×A‑352.076×A2‑9216.931×B+12378.636×B2计算得到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的降水量P,单位mm;如果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属于金沙江流域,则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海拔高度H、坡向A和坡度B代入公式P=‑1250.575+0.982×H‑1.41×10‑4×H2+7.465×A+0.479×A2+484.695×B‑488.259×B2计算得到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的降水量P,单位mm;如果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属于雅砻江流域,则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海拔高度H、坡向A和坡度B代入公式P=3063.093‑1.391×H+2.06×10‑4×H2‑24.288×A+1.996×A2‑236.562×B+713.528×B2计算得到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的降水量P,单位mm;如果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属于大渡河流域,则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海拔高度H、坡向A和坡度B代入公式P=55.214+0.579×H‑1.09×10‑4×H2‑87.343×A+13.935×A2+437.648×B‑637.494×B2计算得到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的降水量P,单位mm;如果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属于岷江流域,则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海拔高度H、坡向A和坡度B代入公式P=440.453+0.027×H‑8.437×10‑7×H2+187.412×A‑32.139×A2+558.147×B‑535.386×B2计算得到拟进行降水测算的山区的降水量P,单位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278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