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8000.2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0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瑛;杨天顺;黄宏文;曾少华;李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本发明的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给枸杞种植生产管理带来便捷、省时、省工、高效的优点。这种篱壁架式架体稳固,可有效提起或架起各种喷灌设施,如滴灌带、雾喷喷灌管等,解决土壤水、肥、药一体化及叶面喷药、追施微肥一体化的问题,同时亦可消除因除草、疏松土壤等种植措施所造成滴灌带的损坏,便于及时、高效地追施叶面微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工作。因此,这种将篱壁与节水灌溉、静电雾喷、修剪等农艺措施相结合的全新栽培模式,不仅有利于田间机械化管理更加便捷,达到节省工力及高效生产的目的,而且为实现生产优质、高产的枸杞提供有力的保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栽培 枸杞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篱壁柱:其规格参数为:高2.5m,长0.12m,宽0.10m,总高2.5m,其下端0.6m为埋土段,上端1.9m为外露段,整个篱壁柱内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篱壁柱的2.5m×0.12m规格的平面中垂线上设置有a、b、c、d、e、f、g孔,a孔的圆心距离篱壁柱下端边沿为1.05m,g孔的圆心距离篱壁柱上端边沿为5cm,b、c、d、e、f孔设于a孔和g孔之间,a孔和g孔的直径都为3cm,b、c、d、e、f孔的直径都为1cm,a、b、c、d、e、f孔之间的间距为0.25m,f孔与g孔之间的间距为0.15m,所述的间距是指孔圆心之间的距离;单独斜置柱:钢筋混凝土结构,规格为长0.12m×宽0.10m×高2.50m,在长0.12×高2.50m的两个相对的平面上开有一个矩形孔,规格为长0.03m×宽0.10m×高1.70m,矩形孔的下边缘距离单独斜置柱的下边缘为0.7m,矩形孔的左边缘与单独斜置柱左边缘的边距为0.045m,矩形孔的右边缘与单独斜置柱右边缘的边距为0.045m;单独垂直柱:钢筋混凝土结构,规格为长0.12m×宽0.10m×高0.75m;一、在枸杞规范化GAP种植园中栽植篱壁柱,在每行上,每6m栽植一根篱壁柱,每行栽植38根篱壁柱,每行行距为3m,篱壁柱下端0.6m的埋土段埋入土中,上端1.9m的外露段外露,从而使得篱壁柱竖立在枸杞规范化GAP种植园的土地上,每根篱壁柱的2.5m×0.12m规格的平面面面相对,在每行两端的篱壁柱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单独垂直柱,即每行左端最末一个篱壁柱的内侧设有一个单独垂直柱,该单独垂直柱与左端最末一个篱壁柱的距离为2.07m,每行右端最末一个篱壁柱的内侧设有一个单独垂直柱,该单独垂直柱与右端最末一个篱壁柱的距离为2.07m,单独垂直柱埋入土中0.70m,外露0.05m,所述的单独斜置柱一端架于末端的篱壁柱上,另外一端架于与该末端的篱壁柱相邻的单独垂直柱上;二、种苗的定植:按照枸杞规范化GAP种植园建园标准进行定植,在每行篱壁柱的下方土壤上进行枸杞种苗的定植,行距3m、株距1m,定植穴规格40×40×40cm,种苗的规格为地径0.8cm以上,地面高度在70cm以上,各行每相邻两个篱壁柱之间栽植5株枸杞种苗;三、提起滴灌带固定于篱壁柱上:先穿过每行篱壁柱的a孔拉一根钢丝,钢丝拉紧后分别在每行两端篱壁柱上加以固定形成滴灌带绑缚丝,然后将滴灌带的水流方向末端依次穿过每个篱壁柱的a孔,并扎封末端,滴灌带的进水前端安装在主管道上随主管道固定,滴灌带的水流方向末端拉紧系在末端的篱壁柱上固定,滴灌带每隔1.0m需绑缚在穿过a孔的钢丝上,滴灌带每50cm安装1个滴灌头;四、骨干主枝扶丝的串接:一行的每个篱壁柱的b、c、d、e、f孔分别各串连一根直径为0.2~0.3cm粗的钢丝,将5根钢丝的两端分别系紧在该行的两端篱壁柱上,分别形成第一层扶丝、第二层扶丝、第三层扶丝、第四层扶丝和第五层扶丝;五、雾喷喷灌管的架起固定:一行的每个篱壁柱的g孔穿过一根钢丝,钢丝拉紧后分别在每行两端篱壁柱上加以固定形成喷灌管绑缚丝,然后将喷灌管的水流方向末端依次穿过每个石柱的g孔架起,并封闭末端,喷灌管的进水前端安装在主管道上随主管道固定,喷灌管的水流方向末端拉紧系在末端篱壁柱上固定,喷灌管每隔1.0m需绑缚在穿过g孔的喷灌管绑缚丝上,每根喷灌管每1.5m安装1个半径为1.5m的雾化喷头;六、篱壁树形的修剪培养成型:第一阶段,当年定植的枸杞树主干上距离地面60cm之间所发出的芽抹掉、枝条减掉,在树高的60~70cm之间选留两个相对对称的枝条作为第一层第一级主枝,所选留的两个主枝生长方向相反,且需沿着第一层扶丝生长,当第一级主枝生长到长度为50cm时及时摘心封顶,第一级主枝还需绑缚在第一层扶丝上;同时,第一级主枝上垂直向上、向下生长的枝条需减掉,弱势枝需剪掉;第二阶段,当第一级主枝上的第二级主枝上的枝条生长到40cm长时,将枝条生长方向距离顶端20cm处短截,剩余20cm作为第二级主枝,选留的第二级主枝相对对称分布在第一级主枝两侧呈翅膀型,第二级主枝上垂直向上、向下、斜向内生长的枝条,弱势枝均需剪除,同时当第二级主枝上留下的枝条生长达到60cm时摘心封顶,不甩尾,不拖地,经上述修剪培养,第二级主枝上所留枝条为结果枝组,且该层结果枝组应均衡分布在第一级主枝两侧构成篱壁形状,即第一层篱壁树形培养完成;根据上述方法,依次在第二层扶丝、第三层扶丝、第四层扶丝、第五层扶丝上分别培养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篱壁树形,在没有培养好前一层结构的情况下,不能同时进行后一层篱壁树形的培养,否则因顶端优势原因再很难培养好前一层的树形结构;在枸杞植株生长过程中,将植株生长所需的水、肥和/或农药装入滴灌带中,通过滴灌带滴灌,将需要液面喷的农药和/或肥料装入喷灌管中,通过喷灌管喷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800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烘干挤出一体化节能挤出机
- 下一篇:车厘子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