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杆驱动的曲率连续变化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4134.5 | 申请日: | 2016-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1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栾明轩;杨守臣;张雯君;田应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5J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杆驱动的曲率连续变化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本机器人包括PC(Ⅰ),控制驱动单元(Ⅱ),一个机械臂单元(Ⅲ)。柔性杆机械臂装置的灵感来自于对大自然中鱼鳍运动过程的观察,该装置共有六根柔性杆组成,三根主动驱动杆,三根从动辅助杆,利用单杆独立驱动的设计思路,使各杆产生位移差,从而末端位置发生变化,并通过控制系统改变位移差值得大小,使末端执行器在系统允许变化范围内到达目标位置。本发明专利提出的柔性杆驱动的曲率连续变化机器人装置的主题有柔性杆组成,相对于传统机器人臂来讲,其质量轻,成本低,运动空间大,空间任意方向弯曲,具有较高的实用和科研价值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驱动 曲率 连续 变化 机器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柔性杆驱动的曲率连续变化机器人,包括PC(Ⅰ),控制驱动单元(Ⅱ)和一个机械臂单元(Ⅲ),其特征在于:所述PC(Ⅰ)与控制驱动单元(Ⅱ)之间采用的是并口线进行连接与通信,控制驱动单元(Ⅱ)与机械臂单元(Ⅲ)中的步进电机对应连接;使用PC进行程序的编写,通过并行传输的方式将控制指令传输至控制驱动单元(Ⅱ),分别控制机械臂单元(Ⅲ)的步进电机,该电机转动的带动,使机械臂单元(Ⅲ)进行运动;所述机械臂单元(Ⅲ)包括机械手抓(1)、陀螺仪(2)、末端金属圆盘(3)、六根柔性玻璃纤维杆(5,6)、星型结构(4,7,8)、铝合金框架(11),矩形导轮板(14)、T形导轮板(15)、(含有步进电机及编码器的)模组(9)、三组限位开关(10)、杆固定支座(18)、六棱柱结构体(17)、橡胶底座(12);所述机械手抓(1)的末端通过螺栓螺母紧固的方式与末端圆盘(3)进行固定连接,陀螺仪(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末端圆盘(3)进行连接;所述六根柔性玻璃纤维杆(5,6)的一端含螺纹,分别呈六十度均布的方式将其与末端金属圆盘(3)的另一端面进行螺纹连接并固定;六根中起主动驱动的三根柔性杆(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紧定的方式与杆固定支座(18)连接在一起,杆固定支座(18)通过螺栓分别与三个模组(9)的滑块固定连接在一起,而六根柔性杆中起从动作用的三根柔性杆(5)的另一端穿插在与铝合金框架(11)安装在一起的三组滑轮(13)中,与滑轮的V面贴合;所述矩形导轮板(14)通过螺栓连接分别安装在三根铝合金支杆(16)的侧面上,矩形导轮板(14)上打有通孔,两个导轮(13)安装于两块矩形导轮板(14)中间,采用螺栓螺母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在三根铝合金支杆(16)的前后两侧分别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两个T型导轮板(15),T型导轮板(15)上打有通孔,对应的两个导轮(13)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两个T型导轮板(15)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413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仿人机器人
- 下一篇:基于混联的物流分拣机器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