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混合料环道车辙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3827.0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4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鹏;朱存贞;谭好奇;刘卧龙;屈甜;裴建中;胡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6 | 分类号: | G01N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环道车辙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和温控箱,在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动力组件和控制器,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在温控箱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导轨,在温控箱内设置有与动力组件通过传动轴连接的安放平台,由动力组件通过传动轴带动安放平台低速运转,在安放平台的底部安装有加速轮组、上方设置环形试模,在环形试模上方架设有升降支架,在升降支架的横梁中部通过荷载固定杆连接有压头或轮载,本发明可以实现不同结构类型试件成型并且使成型和车辙试验功能一体化,试件作单一方向的圆周运动带动车轮转动,从而保证车轮在试件上形成单方向的环道,更符合道路行驶的实际受力状态,车辙试验结果更真实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环道 车辙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使用沥青混合料环道车辙试验装置实现沥青混合料环道车辙的试验方法,该环道车辙试验装置为:在工作平台(1)上设置的温控箱(3)、动力组件(2)和与动力组件(2)电连接的控制器(14),控制器(14)与计算机连接,在温控箱(3)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导轨(13),温控箱(3)内设置有用传动轴(11)与动力组件(2)连接的安放平台(4),安放平台(4)的底部设置有加速轮组(12)、环形试模(5),环形试模(5)上方架设有升降支架(6),升降支架(6)的横梁中部通过荷载固定杆(9)连接有压头或轮载(10,升降支架(6)的横梁上设置有与计算机连接的压力传感器(7)和位移传感器(8);其特征在于沥青混合料环道车辙的试验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车辙试件成型1)将滚筒安装在荷载固定杆(9)上并设置滚筒的碾压压力,打开温控箱(3),设置试件碾压成型温度,预热滚筒;2)待温控箱(3)预热至设定温度后,分别拌合混合料,摊铺在环形试模(5)内,摊铺结束后,调整升降支架(6)的横梁高度使滚筒慢慢下降至接触到混合料的表面,通过压力传感器(7)实时采集信号,至滚筒作用在混合料表面的荷载达到预先设定的碾压压力后停止下降;3)动力组件(2)通过传动轴(11)带动环形试模(5)作圆周运动,使滚筒从圆周方向碾压混合料,滚筒与混合料表面的接触压力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直至混合料达到预定的压实度,停止碾压,滚筒抬升,环形试模(5)停止转动,完成单层结构的车辙试件成型;4)在所成型的试件表面涂抹粘层沥青,重复步骤2)和步骤3),完成试件第二层和第三层结构的成型,制备成组合结构的车辙试件;(2)将车轮安装在荷载固定杆(9)上,并设置车轮对车辙试件的碾压压力、安放平台(4)的转动速度、温控箱(3)的试验温度,根据环形试模(5)中车辙试件的结构布设压力传感器(7)和位移传感器(8),确定数据采集区间;(3)启动温控箱(3)升温至设定温度,保温6~20h开始试验,调整升降支架(6)的横梁高度,压力传感器(7)实时采集车辙试件的荷载信息,控制车轮对车辙试件的碾压压力,直至压力传感器(7)所采集的压力达到设定的碾压压力,保持车轮高度;(4)根据试验需要,由动力组件(2)通过传动轴(11)带动安放平台(4)作低速圆周运动或者通过动力组件(2)和加速轮组(12)同时启动带动安放平台(4)作高速圆周运动,从而使车轮从圆周方向碾压车辙试件,保持车轮与车辙试件表面的接触压力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开始预压2min后开始车辙试验,通过数据采集区间设置的压力传感器(7)和位移传感器(8)实时采集对应区间车辙试件的应力和应变信息并传送至计算机;(5)计算机接收压力传感器(7)和位移传感器(8)实时采集对应区间车辙试件的应力和应变信息,并对其进一步处理,对于同一路面结构的车辙试件,最大车辙量取各个数据采集区间的平均值,并取平均值作为质量评定标准;对于不同路面结构的试件,以同一试验条件下各自的最大车辙量为评定标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6382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