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驱动转向桥的机械限滑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6998.7 | 申请日: | 2016-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靖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靖栋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技术领域的可用于驱动转向桥的机械限滑差速器,以一组行星齿轮副取代开放式差速器中的一个行星齿轮,利用行星齿轮副内蜗轮蜗杆限滑作用实现差速器的限滑功能,车轮驱动力线性变化,不产生冲击力。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车辆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利用蜗轮蜗杆自锁性,实现限滑功能;在车辆利用发动机制动进时,中央蜗轮6滑动卸力,中央行星轮5传递力,此时,差速器相当于开放式差速器,不会因限滑差速器的锁止而影响转向功能,可用于驱动转向桥。当本发明差速器用作非转向桥差速器或中央差速器时,可取消中央行星轮5,中央蜗轮6固定于行星齿轮架13,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驱动 转向 机械 差速器 | ||
【主权项】:
1.一种可用于驱动转向桥的机械限滑差速器,包括与左半轴(1)连接的左太阳轮(2),与右半轴(10)连接的右太阳轮(9),与左太阳轮(2)啮合的左行星轮(3),与右太阳轮(9)啮合的右行星轮(8),与左行星轮(3)固定连接的左蜗杆(4),与右行星轮(8)固定连接的右蜗杆(7),分别与左行星轮(3)、右行星轮(8)啮合的中央行星轮(5),分别与左蜗杆(4)、右蜗杆(7)啮合的中央蜗轮(6),连接驱动轴的行星齿轮架(13),可沿行星齿轮架(13)转轴垂直方向滑动的蜗轮架(11),蜗轮复位弹簧(12);左行星轮(3)、右行星轮(8)、左蜗杆(4)、右蜗杆(7)、中央行星轮(5)均固定在行星齿轮架(13)上, 中央蜗轮(6)固定在蜗轮架(11)上,蜗轮复位弹簧(12)设置于行星齿轮架(13)和蜗轮架(1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内置两条传力路径:发动机驱动车轮前进时,左、右车轮间传力路径为左半轴(1)‑ 左太阳轮(2)‑ 左行星轮(3)‑左蜗杆(4)‑中央蜗轮(6)‑右蜗杆(7)‑右行星轮(8)‑右太阳轮(9)‑右半轴(10),此时,差速器为限滑差速器; 车轮驱动发动机减速时,所述差速器内左、右蜗杆同时向外驱动中央蜗轮(6),中央蜗轮(6)随蜗轮架(11)向外滑动而卸力,中央行星轮(5)与左、右行星轮接触并传递力,左、右车轮间传力路径为左半轴(1)‑左太阳轮(2)‑ 左行星轮(3)‑中央行星轮(5)‑右行星轮(8)‑右太阳轮(9)‑右半轴(10),此时,差速器为开放式差速器,不会因蜗轮蜗杆的锁止而影响转向功能;差速器在不同工作装态下传力路径自动切换,不需要人工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靖栋,未经朱靖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7699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