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电极阵列的螺旋输送管内粉体浓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0170.9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3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良;粟强;孙祥;崔守娟;石云飞;李洋;李伯全;张世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电极阵列的螺旋输送管内粉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双层电极阵列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和图像重建计算机,所述双层电极阵列传感器设置在螺旋输送管的外部、靠近出料口的位置,由低介电常数的专用圆形管构成,在专用圆形管外壁粘贴电极阵列,在专用圆形管内壁内嵌电极阵列,在内外电极阵列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环状屏蔽电极。双层电极的布置方式利用专用圆形管隔离相邻电极,取代了原有的相邻电极间的间距,隔离更可靠,排列更加紧凑,从而充分利用了螺旋输送管的周长,可以布置更多或者更大电极,进而获得更多的测量数据进行电容层析成像,或者检测的电容更加灵敏可靠,提高了重建图像质量和分辨率。测量时将圆形管直接套装在被测管道外,检测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电极 阵列 螺旋 输送 管内粉体 浓度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1.双层电极阵列的螺旋输送管内粉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电极阵列传感器(3)、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2)和图像重建计算机(1),所述双层电极阵列传感器(3)设置在螺旋输送管(5)的外部、靠近出料口(4)的位置,包括两个环状屏蔽电极(32)、屏蔽罩(33)、低介电常数专用圆形管(34);专用圆形管(34)的外壁上和内壁上分别设置数个在圆周上均布的电极,分别构成外层电极阵列(31)和内层电极阵列(30),内层电极阵列(30)和外层电极阵列(31)的电极相间排列;在外层电极阵列(31)和内层电极阵列(30)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正对着的环状屏蔽电极(32),屏蔽罩(33)设置在外层电极阵列(31)外部;所述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2)包括电源模块、极板通道选择模块、电容/电压(C/V)转换模块、单片机控制单元,电源模块用于给C/V转换模块、极板通道选择模块、单片机控制单元提供电源;极板通道选择模块与内外层电极阵列连接,用于控制电极阵列中每一个电极的状态,测量电容值并将电容信号传输到C/V转换模块上;C/V转换模块用于将极板间的电容值转化为电压值;单片机控制单元通过异步串口与图像重建计算机(1)相连,用于控制极板通道选择模块,并将测得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压信号传输至图像重建计算机(1);图像重建计算机(1)根据测量的电压值进行图像重建,得到螺旋输送管(5)内粉体分布图像,再进一步地根据螺旋输送管(5)内粉体分布图像计算出粉体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017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反应釜釜底阀
- 下一篇:一种暗阀阀座转化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