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鳞尾木容器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1352.6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8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艳;赵志珩;李开祥;梁文汇;廖健明;曾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1/00;A01G9/1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鳞尾木容器育苗方法,包括种子采集及处理、沙床催芽、营养杯选用、育苗基质配制、植苗上杯、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工序,通过采集成熟的鳞尾木种子,进行堆捂脱皮、消毒处理后实施沙床催芽,待种子萌发后移植于装有基质的无纺布营养杯,通过苗期管理得到合格的鳞尾木苗木。本发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一般培育半年即可出圃造林,培育得到的鳞尾木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造林时带原土团,不伤根,可大幅度提高鳞尾木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鳞尾木 容器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鳞尾木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种子采集及处理、沙床催芽、营养杯选用、育苗基质配制、植苗上杯、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工序,通过采集成熟的鳞尾木种子,进行堆捂、脱皮、消毒处理后实施沙床催芽,待种子萌发后移植于装有基质的无纺布营养杯,通过苗期管理得到合格的鳞尾木苗木,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种子采集及处理:每年 6月至7月,当鳞尾木果实成熟,由绿色变金黄色时进行采收,采收到的鳞尾木鲜果在常温下堆捂12h~24h,再用清水搓洗去除外果皮和中果皮,只保留乳白色核果的种子,并冲洗干净晾干备用;(2)沙床催芽: 在沙床中铺上一层干净的河沙,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进行浸种消毒,然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均匀平铺于沙床中,再盖上干净的河沙进行层积催芽,沙与鳞尾木种子的体积比为3:2,河沙含水量保持为潮而不湿;(3)营养杯选用:选用规格为12cm×14cm的可降解的无纺布育苗袋作为营养杯;(4)基质配制:用黄心土和充分腐熟的椰糠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基质的原料,同时添加质量百分比为8%~12%钙镁磷肥,充分混匀后装满营养杯;其中钙镁磷肥中钙镁磷的总的有效成分为16%;(5)植苗上杯:将萌发的鳞尾木种子从沙子中轻轻挖起移植到营养杯中;植苗前先将营养杯内的基质淋透,然后用小木棍在基质上插一个洞,放入芽苗,并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淋透定根水;(6)苗期管理:植苗上杯后注意淋水,保持基质湿润;同时用遮光度为80%~90%的遮阳网搭盖阴棚或小拱棚遮荫;待苗木长出2~3片叶后,开始向苗木根部淋施复合肥,并定期向叶片喷施叶面肥;(7)苗木出圃:苗木出圃前进行炼苗,出圃前1 d淋透水,选择苗高大于20cm,地径大于0.2cm,根系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鳞尾木苗木出圃造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9135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蜜桃的大棚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水稻田使用米糠控草增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