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放电线圈的自动缠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2067.6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1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增强;杨晓娜;仇继伟;陈昶;张帆;乔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41/061 | 分类号: | H01F41/061;H01F41/082;H01F41/12;H01F5/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放电线圈的自动缠绕机,是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领域的电磁成形设备核心元器件放电线圈的缠绕装置;能将铜带进给瞬时速度同步反馈给缠绕盘伺服电机,控制玻璃纤维布均匀缠绕在铜带表面,提高了放电线圈缠绕质量。驱动机构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夹紧机构保证铜带在缠绕过程中处于平直张紧状态,以利于铜带均匀进给。刮涂胶组件完成铜带与玻璃纤维布浸渗涂胶及刮除其表面残余绝缘树脂胶。转速控制机构实现缠带盘转速同步调节。电磁离合器实现线圈绕制模具驱动主轴转停,防止电机转停惯性影响线圈缠绕效果。计数传感器和限位开关控制线圈缠绕圈数及线圈绕制外径,保证线圈缠绕一致性;提高了放电线圈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放电 线圈 自动 缠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放电线圈的自动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夹紧机构、刮涂胶组件、转速控制机构、辅助单元、电磁离合器、计数传感器、限位开关,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三相电机、带传动机构、第一减速器,三相电机输出轴与联轴器固连,三相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带传动机构转动,带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减速器运转;所述电磁离合器位于带传动机构与第一减速器之间,电磁离合器分别与带传动机构输出轴、第一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当电磁离合器通电时,带传动机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器输入轴吸合;当电磁离合器断电时,带传动机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器输入轴分离,电磁离合器控制电压为24v;所述夹紧机构固定在支架上,铜带盘通过销轴安装在支架端部,铜带经由铜带盘穿过夹紧机构向前进给,随主轴同步转动;所述刮涂胶组件包括线圈绕制模具、浸胶槽、压辊、刮胶装置、模具加热器,所述模具加热器位于线圈绕制模具下方铜芯的側面,模具加热器对线圈绕制模具加热,保证铜带缠绕过程绝缘树脂胶始终处于活性温度下;所述浸胶槽位于铜芯与缠带盘之间,所述压辊为三根,压辊成下凸形等间距安装在浸胶槽上,铜带交叉绕过压辊通过浸胶槽;玻璃纤维布通过缠带盘绕制在铜带表面上,经压辊浸入到浸胶槽内完成涂胶;刮胶装置安装在支架上,用于刮除铜带与玻璃纤维布表面残余绝缘树脂胶;所述转速控制机构包括缠带盘、伺服电机、旋转变压器、第二减速器,第二减速器与第一减速器通过同步带轮连接,第二减速器与旋转变压器通过同步链轮连接,通过调节旋转变压器转角控制其输出电压,实现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入电流,伺服电机输出轴与缠带盘连接;所述辅助单元包括玻璃纤维布、打磨装置、清洗机构、加热器、铜芯,玻璃纤维布卷放置在缠带盘上,玻璃纤维布均匀缠绕在铜带表面;打磨装置固定在支架上,通过在滚轮上缠绕砂纸实现对铜带表面均匀打磨,以祛除铜带表面残留油污、铜屑及铜锈;清洗机构通过向铜带表面喷洒丙酮及对铜带表面擦拭清洗;加热器用于烘干铜带清洗后表面残留丙酮液体;铜芯位于主轴端部套装在线圈缠绕模具端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920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