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车独立前桥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0408.X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6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曹西朴;王黎明;花伟;江腾;李敏;孟龙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5/12 | 分类号: | B60G15/12;B60G3/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鲍文娟;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客车独立前桥。包括承受车身质量的气囊、稳定杆、减小车身跳动的减震器以及将轮毂固定在车架上的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所述气囊的一端与车架上的气囊顶座相连,气囊的另一端通过气囊支架铰接在前桥的气囊底座上,所述的气囊整体横向布置且气囊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夹角。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将气囊采用横置的方式安装,且气囊有一定的旋转量,极大的减小了各方向的应力及剪切力;通过将减震器采用倒置的安装方式,减小了簧下质量,提升了整车的操控性及稳定性;通过改变上固定臂及下固定臂虚拟交点的位置,增加了前桥的受力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独立 前桥 | ||
【主权项】:
1.一种客车独立前桥,包括承受车身质量的气囊(1)、稳定杆(8)、减小车身跳动的减震器(2)以及将轮毂固定在车架上的上固定臂(3)和下固定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的一端与车架上的气囊顶座相连,气囊(1)的另一端通过气囊支架(5)铰接在前桥的气囊底座(6)上,所述的气囊(1)整体横向布置且气囊(1)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减震器(2)的压力缸端通过减震器安装支架(7)与车架相连,所述减震器(2)的活塞杆端固定在气囊支架(5)与气囊底座(6)的铰接点处;所述的上固定臂(3)及下固定臂(4)均为A型固定臂,所述的上固定臂(3)包括通过第一固定销(31)相连的上前控制臂(32)及上后控制臂(33),所述上前控制臂(32)与上后控制臂(33)的虚拟交点位于轮毂内侧,所述的下固定臂(4)包括通过第二固定销(41)相连的下前控制臂(42)及下后控制臂(43),所述下前控制臂(42)与下后控制臂(43)的虚拟交点位于轮毂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040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车车载降温装置
- 下一篇:球壳结构和使用该球壳结构的控制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