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矿库尾矿干式回采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9725.8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2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秦柯;汪斌;朱君星;周玉新;段蔚平;汪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00 | 分类号: | E21C41/00;E01C9/08;E01C11/2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库尾矿干式回采的新方法,对尾矿库进行调查,采用碎石从尾矿库坝体向尾矿库排水井(2)方向铺设临时碎石道路(1)作为临时施工道路,利用挖掘机械设备在道路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库区内积水排干后,利用挖掘机械对临时碎石道路(1)两侧尾矿库滩面(3)下的待回采尾矿进行分区开挖,当一个区域完成回采后进入下一个区域进行回采,直至该层所有区域尾矿回采完成,再对下层临时碎石道路两侧的尾矿进行分区开挖,直至尾矿库尾矿全部开采结束,从而快速、高效、大规模地完成尾矿库尾砂回采工作,提高尾矿库尾砂回采效率,降低回采成本,节约回采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回采 新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尾矿库尾矿干式回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工艺、步骤来实现:1)尾矿库调查:对尾矿库坝体稳定性、排洪方式、排洪系统有效性、尾矿库滩面地基承载力强度、库区积水深度进行系统调查,为尾矿干式回采提供基础资料;2)施工道路铺设及回采区划分:采用碎石从尾矿库坝体向尾矿库排水井(2)方向铺设临时碎石道路(1)作为临时施工道路,道路宽4‑10m,高于尾矿库滩面(3)0.8‑1.2m;铺设的临时碎石道路(1)以尾矿库排水井(2)为中心向四周的尾矿库坝体(8)成放射状布置,将整个尾矿库滩面(3)分为若干个区域,相邻临时碎石道路(1)之间的夹角根据尾矿库排水井(2)与尾矿库坝体(8)坝面的距离确定;3)尾矿库排水井(2)周边15m内尾矿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开挖运出,人工开挖深度为0.5‑1.5m,小型机械开挖深度1.0‑3.0m,使尾矿库排水井(2)周边15m内成为尾矿库滩面(3)的最低点;4)利用挖掘机械设备在道路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4),临时排水沟(4)深1.0‑1.5m,宽1.0‑2.0m,向尾矿库排水井(2)方向形成0.5%‑2.0%的降坡;5)库区内积水排干后,利用挖掘机械对临时碎石道路(1)两侧尾矿库滩面(3)下的待回采尾矿(5)进行分区开挖,开挖深度控制在1‑4m,排水井周围15m范围内开挖深度3‑6m,当一个区域完成回采后进入下一个区域进行回采,直至该层所有区域尾矿回采完成;6)一层尾矿回采结束后,将临时碎石道路(1)开挖,取其碎石在其一侧铺设下层临时碎石道路(6),并开挖下层临时排水沟(7),重复上述5)步骤对下层临时碎石道路(6)两侧的尾矿进行分区开挖,直至尾矿库尾矿全部开采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972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u-Zr-Nb系块体非晶合金
- 下一篇:利用废旧紫铜生产无氧铜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