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2918.9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1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黎明;卢彤岩;赵景壮;刘淼;曹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15/85;C07K14/08;C12N15/11;A61K48/00;A61K39/205;A61P31/14;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郎坚 |
地址: | 1544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扩增J基因型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G)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2)利用病毒敏感细胞系培养IHN病毒分离株,然后提取病毒基因组RNA;(3)采用步骤(1)所得引物对步骤(2)所得的病毒基因组RNA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将RT‑PCR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回收产物;(4)将步骤(3)所得的回收产物与pMD19‑T simple载体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并进行PCR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进行测序;(5)将步骤(4)鉴定正确的IHNV病毒分离株糖蛋白G基因开放阅读框部分利用BamH I和Xho I酶切位点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核酸疫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国 虹鳟 传染性 造血 器官 坏死 核酸 疫苗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中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扩增J基因型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表面糖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1和F2;其中F1:5'GGATCCCTTTTGTGCTTTGAGACCGAACGCA 3'(SEQ ID No.1)F2:5'CTCGAGGTGCCTCCATGTTCGTGTTTATGTC 3'(SEQ ID No.2)(2)扩增IHNV分离株,然后提取病毒基因组RNA;(3)采用步骤(1)所得引物对对步骤(2)所得的病毒基因组RNA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将RT‑PCR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回收产物;(4)将步骤(3)所得的回收产物与pMD19‑T simple载体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并进行PCR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进行测序;(5)将步骤(4)鉴定正确的IHNV病毒分离株糖蛋白G基因SEQ ID No.9,利用BamH I和Xho I酶切位点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核酸疫苗pGflank;其中,IHNV分离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6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1291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感应线盘及其自动烹饪机
- 下一篇:高频电磁感应设备及其异形感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