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血小板黏附且不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8716.5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9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钟锐;刘嘉馨;王红;贺曾;韩玎玎;张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A61L33/10;A61L33/08;A61L33/14;A61L33/06;C08L6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吕玲;房云 |
地址: | 61005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血小板黏附且不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表面改性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氨解使聚酯材料表面带上正电的氨基或使多巴胺自聚合于材料表面形成带正电的聚多巴胺涂层,再将带有阳离子的聚酯材料浸入带负电的生物大分子溶液中,如此反复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使聚酯材料表面固定亲水和生物相容的生物大分子。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聚酯材料的静态水接触角,提高材料的亲水性,生物大分子的引入能进一步阻止血小板的黏附,且对血小板的聚集等功能无显著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小板 黏附 影响 功能 聚酯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抗血小板黏附且不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将聚酯材料浸泡于聚乙烯亚胺溶液中进行氨基化处理;或将聚酯材料浸泡于多巴胺溶液中,加入5wt%‑15wt%双氧水,恒温振荡12小时,使多巴胺自聚合于聚酯材料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S1步骤中所述聚乙烯亚胺溶液采用PBS配制,pH=7.4,浓度为1‑10mg/mL;所述多巴胺溶液采用PBS配制,pH=7.4,浓度为1‑10mg/mL;S2.将氨基化或多巴胺涂层的聚酯材料浸泡于肝素钠溶液中,恒温振荡15‑30min,使肝素通过静电作用负载于材料表面,然后用pH=4.0的醋酸盐缓冲液漂洗2‑4次;S3.将S2得到的表面自组装聚阴电解质的聚酯材料浸泡于壳聚糖溶液或多巴胺溶液中,恒温振荡30‑120min,使壳聚糖或多巴胺通过静电作用负载于材料表面,然后分别用pH=4.0的醋酸盐缓冲液或pH=7.4的PBS漂洗2‑4次;S4.完成S3步骤后,10次循环重复步骤S2和S3,即将S3处理后的聚酯材料按步骤S2和S3分别浸泡于肝素钠溶液和壳聚糖或多巴胺溶液中,最后一次即第10次浸泡于肝素钠溶液中,即得到表面负载生物大分子肝素的抗血小板黏附的聚酯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1871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