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弧型快速分断的电涌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5191.8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6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战;潘源礼;黄兴英;冯谟潇;梁庆杰;黄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新全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8 | 分类号: | H02H9/08;H02H3/04;H01C7/10;H01C1/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弧型快速分断的电涌保护装置,包括由弹性元件和防弧弹射器构成的防弧组件、电压敏感组件、响应开关组件、热敏元件、内壳和外盖。电压敏感组件与响应开关组件具有紧密的热耦合,当线路上的瞬时电涌过电压等因素使电压敏感组件因故障短路电流持续发热升温时,响应开关组件因热敏元件的热耦合响应使防弧组件动作弹射分离,同时开关组件被防弧组件隐藏,防止开关弹射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形成电击穿引发的短路过载,有效地避免了火灾及爆炸隐患,防止电子设备造成二次破坏。 | ||
搜索关键词: | 防弧 开关组件 敏感组件 电涌保护装置 响应 热敏元件 弹射 热耦合 分断 弹性元件 电弧形成 电子设备 短路电流 组件动作 组件隐藏 弹射器 过电压 有效地 短路 电涌 过载 击穿 内壳 外盖 发热 火灾 爆炸 | ||
【主权项】:
1.一种防弧型快速分断的电涌保护装置,包括:防弧组件,包括防弧弹射器(4)和弹性元件(3);电压敏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压敏感元件(5);响应开关组件,包括热敏元件(30)、正面电极(51)以及脱扣电极(6);所述脱扣电极(6)由活动电极片(6a)、电极焊接端(6b)和开断位(6c)形成电连接所构成;电极引出脚,包括软导体(7)、第一电极引出脚(8)和第二电极引出脚(9);壳体,包括内壳(1)和外盖(2);所述的内壳(1)与所述外盖(2)接合时形成第一腔体(1a)和第二腔体(1b),所述防弧组件和所述响应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a)上,所述电压敏感元件(5)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b)内;所述的响应开关组件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是常闭开关,其中所述热敏元件(30)与所述电压敏感组件串联构成电连接并具有紧密的热耦合;所述热敏元件(30)达到预置的熔化温度时熔化,因所述弹性元件(3)的弹性应力作用促使所述脱扣电极(6)与所述正面电极(51)分离,其中脱扣电极(6)快速弹射分离并隐藏在所述防弧弹射器(4)内,同时防弧弹射器(4)受弹性元件(3)的弹性应力作用向远离正面电极(51)的方向弹射,防止脱扣电极(6)瞬间弹射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形成电击穿引发短路过载;当所述的开断位(6c)通过的瞬时电涌过电压、过电流或短路过载电流超过其预置的阈值时,开断位(6c)瞬间熔断汽化使所述活动电极片(6a)和所述电极焊接端(6b)分离,同时所述防弧弹射器(4)和活动电极片(6a)受所述弹性元件(3)的弹性应力作用向远离所述正面电极(51)的方向快速弹射,其中活动电极片(6a)隐藏在防弧弹射器(4)内,防止瞬间熔断并弹射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形成电击穿引发短路过载;所述的电压敏感元件(5)正反两面设有金属电极片,所述正面电极(51)设在其中一个金属电极片上,其由所述第二腔体(1b)伸出到所述第一腔体(1a)内,另一个金属电极片上设有背面电极(52),其在所述第二腔体(1b)内;所述的弹性元件(3)由第一弹性件(3a)和第二弹性件(3b)组成,所述第一弹性件(3a)设在所述防弧弹射器(4)上,所述第二弹性件(3b)设在所述第一腔体(1a)上;所述的第一腔体(1a)上设有插槽(14),所述第二腔体(1b)上设有卡槽(15);所述第一电极引出脚(8)通过所述插槽(14)进入第一腔体(1a),所述第二电极引出脚(9)通过所述卡槽(15)进入第二腔体(1b);所述软导体(7)的两端通过金属合金焊料锡焊或点焊的方式分别与所述活动电极片(6a)和第一电极引出脚内端(8b)构成电连接,所述背面电极(52)通过金属合金焊料锡焊的方式与第二电极引出脚内端(9b)构成电连接;第一电极引出脚外端(8a)和第二电极引出脚外端(9a)伸出所述内壳(1)外成为外接引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新全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新全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2519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