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管组装点胶连续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9166.7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5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项涛;项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友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体管组装点胶连续加工设备,第一上料装置、壳体整形装置、第二上料装置、点胶装置、下料装置依次设置在转盘外周,通过转盘旋转,壳体安装槽依次在壳体上料工位、硅片上料工位、点胶工位、下料工位之间切换,工作时,第一上料装置首先向壳体安装槽内上料壳体,然后壳体整形装置对壳体的支架进行整形,保证硅片在壳体上安装的位置精确,接着第二上料装置将硅片上料至硅片安装位,最后点胶机构进行点胶,下料装置将点胶后的晶体管组件下料;晶体管组装点胶一体化完成,通过上硅片前对壳体支架进行整形,同时点胶时通过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对点胶位置进行定位,从而保证点胶精度,大大提高晶体管组件合格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管 组装 连续 加工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晶体管组装点胶连续加工设备,用于对晶体管组件进行组装和点胶,所述晶体管组件包括壳体(11)和硅片(12),壳体(11)上设有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相对设置,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配合形成硅片安装位,硅片(12)竖直安装在所述硅片安装位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组装点胶连续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2)、转盘(3)、第一上料装置(4)、壳体整形装置、第二上料装置(6)、硅片检测装置(7)、点胶装置、下料装置(9)、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转盘(3)水平设置在工作台(2)上,转盘(3)中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且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工作台(2)上,第一驱动装置与转盘(3)连接用于驱动转盘(3)旋转,转盘(3)外周设有至少一个壳体安装槽,第一上料装置(4)、壳体整形装置、第二上料装置(6)、硅片(12)检测装置、点胶装置、下料装置(9)围绕转盘(3)设置,第一上料装置(4)用于向位于第一上料工位的壳体安装槽内上料壳体(11),壳体整形装置用于对位于整形工位的壳体(11)上的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整形,第二上料装置(6)用于向位于第二上料工位的壳体(11)的硅片安装位上料硅片(12),硅片(12)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位于硅片安装位的硅片(12)位置,点胶装置用于向位于点胶工位的晶体管组件上点胶,下料装置(9)用于将完成点胶的晶体管组件下料;壳体整形装置包括升降架(51)、调节组件,升降架(51)位于转盘(3)一侧,升降架(51)靠近转盘(3)一侧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设有滑块(54),调节件组件位于处于整形工位的壳体安装槽上方且安装在滑块(54)上,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壳体(11)的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之间的距离;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52)和第二调节件(53),第一调节件(52)和第二调节件(53)沿第三滑轨方向分别安装在滑块(54)两侧,第一调节件(52)用于扩大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之间的距离,第二调节件(53)用于缩小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之间的距离;点胶装置包括安装架(81)、第一定位件(82)、第二定位件(83)、第一点胶机构(84)、第二点胶机构(85),安装架(81)位于转盘(3)一侧,安装架(8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导轨上设有可滑动安装的第一滑架,第二导轨上设有可滑动安装的第二滑架,第一定位件(82)位于转盘(3)上方且安装在第一滑架靠近第二滑架一侧,第一点胶机构(84)安装在第一滑架上,第二定位件(83)位于转盘(3)上方且安装在第二滑架靠近第一滑架一侧,第二点胶机构(85)安装在第二滑架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友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友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2916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