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泡沫夹层的双层碳纤维管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3315.7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9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磊;陈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B62D21/08;B32B9/00;B32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泡沫夹层的双层碳纤维管及其制作工艺。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快、粘接质量好,具有吸声、减震效果的双层碳纤维管及其粘接工艺。所述的双层碳纤维管包括外层碳纤维管、泡沫层、内层碳纤维管;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内模成型、碳纤维管成型、碳纤维管后处理;所述的碳纤维管成型步骤包括内层碳纤维管成型、泡沫层成型、外层碳纤维管成型。内、外碳纤维管分别与泡沫层进行一定程度的粘接,提高粘接强度;泡沫层吸收振动噪声;各层成型的同时完成其与金属接头的粘接,避免了碳纤维管和接头粘接后的不同轴问题;粘接过程中胶水不会流入接头内孔处,减少后序工作;各层粘接及成型时始终处于旋转状态,粘接部位的胶水分布更均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泡沫 夹层 双层 碳纤维 及其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泡沫夹层的双层碳纤维管,所述的双层碳纤维管由外侧向内侧依次设置外层碳纤维管(1)、泡沫层(2)、内层碳纤维管(3);所述双层碳纤维管的两端分别与一个金属接头(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接头(4)包括第一凸圆台(51),第一凸圆台(51)上端面设置第二凸圆台(61),第二凸圆台(61)上端面设置第三凸圆台(71);所述第一凸圆台(51)的上端面、第二凸圆台(61)的外侧面位置设置第一密封圈(52),所述第二凸圆台(61)的上端面、第三凸圆台(71)的外侧面位置设置第二密封圈(62),所述第三凸圆台(71)的上端面设置第三密封圈(72);所述外层碳纤维管(1)的内侧面与第二凸圆台(61)的外侧面连接,外层碳纤维管(1)的端面与第一密封圈(52)的上端面密封连接;所述内层碳纤维管(3)的内侧面与第三凸圆台(71)、第三密封圈(72)的外侧面连接;所述内层碳纤维管(3)的端面与第二密封圈(62)的上端面密封连接;第一圆凸台(51)的底面与堵盖(14)连接;两个金属接头(4)各与一个水平放置的旋转轴(11)连接,旋转轴(11)与驱动电机(12)连接;所述的双层碳纤维管还包括用于其成型的内模(8)、外模(9);所述的内模(8)包括设置在最外侧的剥离层(82),从剥离层(82)向内侧依次设置真空薄膜层(83)、防水层(84)、粘性层(85),粘性层(85)的内侧设置海绵体(81);所述外模(9)由两个半圆筒可拆卸的连接而成,所述外模(9)由外侧面到内侧面依次设置外壳(90)、第一外层(91)、第二外层(92)、第三外层(93),所述外壳(90)、第一外层(91)、第二外层(92)、第三外层(93)相互之间构成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的外壳(90)、第一外层(91)、第二外层(92)、第三外层(93)的内侧面上分别涂覆防粘涂层;所述的第一外层(91)、第二外层(92)、第三外层(93)的形状分别与外层碳纤维管(1)、泡沫层(2)、内层碳纤维管(3)的形状相适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33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全彩3D打印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汽车遮阳板的面料包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