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三栅结构的HK SOI LDMOS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3480.2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4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蓉;吕孟山;尹超;魏杰;谭桥;周坤;葛薇薇;何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10;H01L29/423;H01L29/7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三栅结构的HK SOI LDMOS器件。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具有三个分离的栅结构,包括一个平面栅和两个沟槽栅,在开态时,三栅结构可以形成包括横向和纵向在内的多个沟道,增大沟道密度,提高电流,降低比导通电阻;二、从靠近半导体体区的漂移区内嵌入高K介质,其与漂移区在纵向上交替排列,开态时在靠近高K的漂移区侧壁形成电子积累层,提供低阻通道,降低比导通电阻,关态时高K介质辅助耗尽漂移区,提高漂移区掺杂,并改善电场,进一步降低比导通电阻并提高耐压;三、采用SOI结构,提高纵向耐压,减小泄漏电流,消除闩锁效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hk soi ldmos 器件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三栅结构的HK SOI LDMOS器件,包括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层(1)及其上方的介质埋层(2);所述介质埋层(2)上表面具有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漂移区(5),所述漂移区(5)上层一侧具有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4),从靠近半导体体区(4)的漂移区(5)内嵌入高K介质(6),所述高K介质(6)与漂移区(5)在纵向上交替排列,所述高K介质是介电常数大于3.9的材料;穿过所述半导体体区(4)远离漂移区(5)的一侧形成延伸至介质埋层(2)的第一沟槽栅结构,所述第一沟槽栅结构包括第一沟槽栅介质(3)和由第一沟槽栅介质(3)所包围的导电材料(8);所述半导体体区(4)上层与第一沟槽栅结构接触的一端具有半导体源极结构;还包括第二沟槽栅结构,所述第二沟槽栅结构从半导体体区(4)表面延伸至介质埋层(2),横向上介于半导体源极结构和高K介质之间,纵向上与半导体体区(4)相连,所述第二沟槽栅包括第二沟槽栅介质(11)和由第二沟槽栅介质(11)所包围的导电材料(10);在半导体源极结构和漂移区(5)之间的半导体体区(4)的上表面,设置平面栅结构,所述平面栅结构沿器件表面延伸至漂移区(5)的上表面,所述平面栅结构包括平面栅介质(13)及其上方的导电材料(12);在纵向上,平面栅结构和第二沟槽栅结构交替排列;所述第一沟槽栅结构,第二沟槽栅结构和平面栅结构的共同引出端为栅电极;所述半导体源极结构上表面与源电极相连;所述漂移区(5)远离半导体体区(4)一侧的上层具有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漏区(14),所述半导体漏区(14)引出端为漏电极;所述第一沟槽栅结构在纵向上是分段的,每两个第一沟槽栅结构之间的半导体体区(4)上层具有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71);介于第一沟槽栅与平面栅之间的半导体体区(4)上层为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72),其与第一沟槽栅侧壁接触,介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71)与第二沟槽栅之间的半导体体区(4)上层为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体接触区(9);所述源极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71),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72)和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体接触区(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348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结半导体器件终端结构
- 下一篇: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