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壤丘陵区林业废弃物炭化方法及其土壤酸性改良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6537.4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6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汝东;刘峰;杨晓露;姜庆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05G3/04;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壤丘陵区林业废弃物炭化方法及其土壤酸性改良应用,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炭化方法是:①将收集到的林业废弃物自然风干,然后粉碎至1‑5 cm;②在电炉或其它可密闭的炉体内进行炭化;③炭化结束后自然冷却即为生物炭产品。其应用是:①将生物炭产品粉碎至直径<1 mm于施用之前备用;②将生物炭产品单独施用或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③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翻耕0‑30 cm的深度;④定期浇水,土壤湿度保持在15‑20%。本生物炭产品能较好地对土壤酸化问题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就地取材,易于推广,兼具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种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红壤 丘陵 林业 废弃物 炭化 方法 及其 土壤 酸性 改良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红壤丘陵区林业废弃物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将收集到的林业废弃物自然风干,然后粉碎至1‑5 cm;所述林业废弃物为红壤丘陵区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杉木和湿地松树种的树皮、树根和树干残枝;②在电炉或其它可密闭的炉体内进行炭化;炭化温度为450‑500°C,升温速率为15‑20°C/min,炭化时间为40 min‑2h;③炭化结束后自然冷却即为生物炭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653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电设备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POS密钥远程下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