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7264.5 | 申请日: | 2016-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0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薄荣业;王敦球;金樾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方法。设置一种稳定运行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进水通过进水泵从反应器底部进入主反应器,经布水板均匀分配到厌氧颗粒污泥区,经处理后,在两级斜板的作用下,悬浮的厌氧污泥重新沉淀到反应区,气体上升到主反应器顶部,污水经过连接槽的再次固液分离后进入膜池前的调节槽,经调解槽的沉淀分离作用和混合后,污水溢流进膜池,污水通过膜过滤后流入出水槽,膜池底部连接有循环泵,将膜池中的水通过三通与进水混合再次进入反应器进行处理,上升至主反应器顶部的气体进入气体收集装置,通过气泵和放置在膜片下的曝气装置对膜片表面进行气体冲刷以减轻膜污染,实现稳定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厌氧膜 生物反应器 稳定 运行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实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设置一种稳定运行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进水池、主反应器、调节槽、膜池、连接槽、保温层、温度控制系统、曝气条、膜组件、气体收集装置、过滤控制系统、布水板、加热棒、斜板分离装置、气体流量计、循环泵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电磁阀、进水泵、保温层循环水泵、气泵、膜池循环水泵和过滤泵,保温层循环水泵、膜池循环水泵和过滤泵设有对应的自动控制系统,气泵后设有气体流量计控制曝气量;进水泵用于将进水输到主反应器底部,膜池底部连接膜池循环水泵,膜池循环水泵用于将膜池内的膜池循环水输到主反应器底部,进水与膜池循环水混合后一起从主反应器底部输入;调节槽与膜池为一个整体,并通过连接槽与主反应器连接,主反应器和膜池为本反应器的主体,保温层包裹在主反应器外面,且保温层内充满保温层循环水,保温层循环水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棒实现调节,并通过保温层循环水泵实现循环,布水板设置在主反应器底部,布水板上的开孔比为1:5,且在布水板上面设有纱网,用于防止阻塞情况发生,在主反应器中上部设有两级斜板构成的斜板分离装置,斜板角度为55度,实现固液高效分离,厌氧污泥重新回到反应区;主反应器与调节槽和膜池通过连接槽在主反应器上部连接,倾角为55度,用于将随水上浮的污泥沉淀,并防止通道阻塞造成反应器运行故障;在连接槽后、膜池前设有调节槽,用于将污泥进一步沉淀分离,防止大颗粒物流入膜池造成膜组件的快速污染,同时也能防止膜池内曝气造成的扰动影响连接槽的沉淀效果;在膜组件下设置有曝气条,厌氧反应产气通过气泵对膜组件进行曝气冲刷,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曝气强度,克服了厌氧反应不能用曝气的限制;在过滤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与过滤控制系统连接,当管道压力超过设定值后自动停止系统;过滤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四个电磁阀的开闭来控制膜出水排出和出水重新流回膜池,实现在不改变过滤泵转动方向的情况下完成过滤与反冲洗,延长了膜组件和过滤泵的使用寿命;(2)进水由进水泵从主反应器底部进入,经过布水板的分配后均匀的流入颗粒污泥区,经过中上部斜板分离装置的固液分离后,污水继续上升,通过连接槽流入调节槽,这个过程中又进行了一次固液分离,流进调节槽的污水充分混合和沉淀后,溢流进膜池,处于对角线位置的两组电磁阀分别交替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对膜组件进行过滤和反冲洗,即实现污水经过过滤泵排出或过滤后的出水经过过滤泵重新流回膜池,在整体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过滤泵的方向保持不变,防止了因频繁改变转动方向对泵造成的影响;膜池底部连接膜池循环水泵,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设定控制循环比将膜池内膜池循环水与进水混合打入主反应器,膜池内设有液位计,当液位低于设定位置后膜池循环水泵自动停止运转;(3)在温度控制系统设定所需温度后,加热棒开始工作,循环水通过保温层循环水泵由保温层底部流入,再由保温层顶部流回池中加热,当达到预定温度后,加热棒停止工作,当温度低于预定值后再次进行加热;(4)厌氧反应产气在主反应器顶部排出,通过气泵和曝气条,对膜组件表面进行曝气冲刷,最后进入膜池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曝气量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5)按照上述设置和描述开启运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即实现稳定运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726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