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膜吸收氨法的化工废气脱硫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3733.4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4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王威;刘铮;张恩伟;关毅鹏;周明元;李雪梅;彭娟;曹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荷丰(天津)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18;B01D53/73;B01D53/9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膜吸收氨法的化工废气脱硫处理工艺,所使用的装置至少包括废气预处理装置、膜吸收装置、吸收液收集罐和制盐装置,将吸收液和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同时送入所述膜吸收装置,在脱硫的同时抑制氨逃逸,并产生副产物硫酸铵,步骤包括:待处理废气的降温、对预处理后的废气进行脱硫、吸收液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利用吸收液制盐获得副产物硫酸铵。处理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可达到超低排放标准(0~35mg/m3),氨逃逸量控制在0~10mg/m3,且可获得高纯度硫酸铵副产物。此工艺脱硫效果稳定、高效、可靠,同时节约吸收液用量,减少废水处理成本,降低氨逃逸量,并获得高品质副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吸收 化工 废气 脱硫 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膜吸收氨法的化工废气脱硫处理工艺,所使用的装置至少包括废气预处理装置、膜吸收装置、吸收液收集罐和制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吸收液和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同时送入所述膜吸收装置中,所述吸收液选自亚硫酸铵溶液、亚硫酸氢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硫酸氢铵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亚硫酸铵溶液、亚硫酸氢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硫酸氢铵溶液的质量百分比≤40%、pH为1~6.9;且在处理过程中吸收液与废气顺流接触,从而在脱硫的同时抑制氨逃逸,并产生副产物硫酸铵,步骤如下:步骤一、废气预处理:将待处理废气的温度降至20~60℃;步骤二、膜吸收氨法脱硫:将压力为0~100kpa的废气和压力为10~300kpa的吸收液按照废气与吸收液的体积流量比为50:1~1500:1同时送入膜吸收装置,废气和吸收液在该膜吸收装置中以膜为接触界面进行脱硫、且吸收液与废气顺流接触;处理后的废气达标并排放,吸收液回收至吸收液收集罐;步骤三、吸收液的后处理:将氨水、软化水和双氧水送入吸收液收集罐,通过调节氨水、软化水和双氧水的投加量,控制吸收液中亚硫酸铵和硫酸铵的质量浓度达到稳定不变,在吸收液收集罐中保留满足膜吸收氨法脱硫所用的液量供循环使用;步骤四、吸收液制盐:将多余的吸收液通过管道送入制盐装置,同时通过将双氧水加入到制盐装置前端的管道中,在吸收液进入制盐装置之前将吸收液中残存的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完全氧化成硫酸铵和硫酸氢铵;然后,通过加入氨水将硫酸氢铵转化成硫酸铵,结晶后获得副产物硫酸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荷丰(天津)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荷丰(天津)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37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反渗透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拼接、组合式多功能就业信息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