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空两栖航行器的仿生变形机翼及其入水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4964.7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2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春;吴正阳;张秀梅;岳永丽;刘燕;韩志武;任露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1/12;B64C1/30;B64C3/38;B64C3/40;B64C3/56;B64C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空两栖航行器的仿生变形机翼及其入水控制方法,其包括初级机翼、次级机翼、初级可控伸缩机构、次级可控伸缩机构、可控旋转机构、折叠蒙皮、机身及其内的控制和驱动系统,初级机翼前缘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可控旋转机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次级机翼,初级可控伸缩机构一端固定在初级机翼内另一端通过销钉安装在可控旋转机构表面滑道内,次级可控伸缩机构一端固定在初级机翼内另一端通过销钉安装在次级机翼端面滑道内,折叠蒙皮分别将初级机翼翼面和次级机翼翼面以及初级机翼翼面和机身缝合。本发明能够同时满足跨介质航行器常规的空中飞行及快速俯冲入水要求,并在保证航行器入水过程稳定、减少入水阻力及冲击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两栖 航行 仿生 变形 机翼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空两栖航行器的仿生变形机翼,包括初级机翼(2)、次级机翼(3)、机身(1)的两侧均布置初级机翼(2)与次级机翼(3),两侧的初级机翼(2)与次级机翼(3)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级可控伸缩机构(5)、次级可控伸缩机构(6)、可控旋转机构(7)、折叠蒙皮(4)、机身(1)及机身内的控制和驱动系统,初级机翼(2)前缘一端通过第二铰链(11)连接可控旋转机构(7),初级机翼(2)前缘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10)连接次级机翼(3),初级可控伸缩机构(5)一端固定在初级机翼(2)内,初级可控伸缩机构(5)另一端通过第二销钉(15)安装在可控旋转机构(7)表面滑道(13)内,次级可控伸缩机构(6)一端固定在初级机翼(2)内,次级可控伸缩机构(6)另一端通过第一销钉(14)安装在次级机翼(3)端面滑道(12)内,折叠蒙皮(4)分别将初级机翼(2)翼面和次级机翼(3)翼面以及初级机翼(2)翼面和机身(1)缝合,其折叠蒙皮(4)能随着初级机翼(2)和次级机翼(3)的相对伸展和收缩而伸展和折叠,可控旋转机构(7)安装在机身(1)内并通过第二铰链(11)和初级可控伸缩机构(5)与初级机翼(2)连接,可控旋转机构(7)实现整体机翼攻角的改变;机身内的控制和驱动系统控制初级可控伸缩机构(5)、次级可控伸缩机构(6)和可控旋转机构(7)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496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角输入电控变速比驱动桥
- 下一篇:一种砖雕笔筒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