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局部共振声学黑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5776.6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3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季宏丽;裘进浩;黄薇;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局部共振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的板或梁结构。局部共振声学黑洞结构包括声学黑洞区域(其厚度逐渐变薄的区域)、局部振子(如质量弹簧单元)以及声学黑洞延展部分组成。本发明利用具有弹簧振子特性的单元构成的局部振子,降低声学黑洞效应的有效作用频率范围,从而有效提高声学黑洞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该发明在结构减振降噪中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共振 声学 黑洞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局部共振声学黑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结构(1)以及与板结构(1)相连的声学黑洞结构(2),所述板结构(1)前后表面之间的距离自右向左固定不变,所述板结构(1)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自右向左亦固定不变,所述声学黑洞结构(2)的前后表面之间的距离自右向左固定不变,所述声学黑洞结构(2)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自右向左以指数函数形式h(x)=exm逐渐递减,其中指数m不小于2,x表示当前点到声学黑洞中心原点的距离,厚度由右向左从位置xABH开始逐渐减小至位置x1截断,厚度停止递减,且声学黑洞结构(2)最右末端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板结构(1)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自声学黑洞结构(2)的左末端向左水平延伸形成延伸部(3),延伸部(3)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声学黑洞结构(2)最左末端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延伸部(3)为压电陶瓷,压电陶瓷连接外部pzt电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577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面透水砖体
- 下一篇:薄膜厚度异常的检测方法与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