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渗滤浓缩液的微气泡O3-电解一体套筒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6095.1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6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邰俊;陈善平;楼紫阳;夏旻;王辉;张国芳;尹常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楼紫阳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461;C02F1/467;C02F1/48;C02F7/00;C02F103/0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祖志翔 |
地址: | 2002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垃圾渗滤浓缩液的微气泡O3‑电解一体套筒处理装置,为内外套筒式结构,包括溢流堰、反应器外套筒、反应器内套筒、微气泡曝气头和三维电极;垃圾渗滤浓缩液由顶部进入反应器内套筒,形成微气泡的臭氧和氧气由底部进入反应器内套筒和反应器外套筒与该反应器内套筒之间的空腔,在气体与液体的对流和顺流运动中,利用微气泡的空化作用,实现有机物的彻底氧化,然后剩余氧气在三维电极电场的作用下原位生成·OH,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强化氧化处理。本发明提高了臭氧及其携带的氧气的利用率,有效提高了对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能力,通过提高电流密度达到了减少耗能的效果,具有运行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对于垃圾渗滤浓缩液中的COD、TOC等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且无二次污染,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环保技术。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渗滤 浓缩 气泡 sub 电解 一体 套筒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垃圾渗滤浓缩液的微气泡O3‑电解一体套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流堰、反应器外套筒、反应器内套筒、微气泡曝气头和三维电极;所述溢流堰位于所述处理装置的顶部,为中空的密闭圆柱件,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反应器外套筒位于所述溢流堰的下方,为竖直的底端封口的圆筒件,上端开口伸入所述溢流堰的内部且与该溢流堰的内腔相通;所述微气泡曝气头设置于所述反应器外套筒内腔的底部,通过臭氧进气管与外部的臭氧发生器连接;所述反应器内套筒为两端开口的管件,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反应器外套筒的内腔的中央,上端连接通入所述垃圾渗滤浓缩液的真空泵,下端开口位于所述微气泡曝气头的上方且正对该微气泡曝气头;所述三维电极为同心套筒式结构,与所述反应器外套筒同轴地设置于该反应器外套筒内腔上部的所述反应器内套筒与反应器外套筒之间,该三维电极包括位于内圈的阳极电极、外圈的阴极电极以及夹置于该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的粒子电极填料;所述垃圾渗滤浓缩液通过所述真空泵由顶部进入所述反应器内套筒的内部,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和氧气通过所述微气泡曝气头形成微气泡由底部进入所述反应器内套筒的内部和所述反应器外套筒与该反应器内套筒之间的空腔;所述垃圾渗滤浓缩液在所述反应器内套筒的内部向下运动,与向上运动的所述微气泡发生方向相反的对流运动,实现微气泡臭氧对流接触反应,该垃圾渗滤浓缩液再由所述反应器内套筒的下端开口进入所述反应器外套筒与该反应器内套筒之间的空腔并向上运动,与向上运动的所述微气泡发生方向相同的顺流运动,实现微气泡臭氧氧化顺流接触反应,在所述微气泡臭氧对流接触反应和微气泡臭氧氧化顺流接触反应中,利用臭氧氧化处理有机物;经过所述微气泡臭氧对流接触反应和微气泡臭氧氧化顺流接触反应的垃圾渗滤浓缩液和微气泡继续向上进入所述三维电极,在该三维电极内实现电化学强化氧化反应,在电场作用下原位生成·OH,充分利用剩余的氧气与电化学相互作用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处理;经过所述电化学强化氧化反应处理的垃圾渗滤浓缩液溢出所述反应器外套筒的上端开口,并从所述溢流堰的出水口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楼紫阳,未经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楼紫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609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电池的移动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蓝牙测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