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摩擦系数机器人用软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52149.5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谭言秦;崔久德;邹慧娟;宋志斌;沈建新;吴士杰;冯强;卢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2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摩擦系数机器人用软电缆,其第一锡铜合金导体、第一无氧铜导体直径大于第二锡铜合金导体、第二无氧铜导体直径,所述内导电层中第一锡铜合金导体、第一无氧铜导体交替排列,所述外导体层中第二锡铜合金导体、第二无氧铜导体交替排列;所述八个金属导体单元两两绞合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对称绝缘线对且各自外表面均绕包有第一聚四氟乙烯带,一第二聚四氟乙烯层纵包所述缆芯外表面;一棉纤维线缠绕于所述第二聚四氟乙烯层外表面形成缓冲滑动层,此棉纤维线缠绕方向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对称绝缘线对绞合方向相反。本发明保证了电缆结构稳定,使得产品的抗拉伸强度提高300%以上,抗弯曲次数提升300~500%,10000次弯曲衰减变化值小于2%,频繁移动后仍然能保证结构和电气性能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系数 机器人 电缆 | ||
【主权项】:
一种低摩擦系数机器人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八个金属导体单元(1)和芳纶加强件(21),此金属导体单元(1)外表面包覆有绝缘聚丙烯层(2),所述金属导体单元(1)包括位于中心的芳纶纤维(20)、由若干根绞合于芳纶纤维(20)外表面的第一锡铜合金导体(22)、第一无氧铜导体(23)组成的内导电层、由若干根第二锡铜合金导体(24)、第二无氧铜导体(25)绞合于内导电层外表面形成外导体层,所述第一锡铜合金导体(22)和第一无氧铜导体(23)直径相等,所述第二锡铜合金导体(24)和第二无氧铜导体(25)直径相等,所述第一锡铜合金导体(22)、第一无氧铜导体(23)直径大于第二锡铜合金导体(24)、第二无氧铜导体(25)直径,所述内导电层中第一锡铜合金导体(22)、第一无氧铜导体(23)交替排列,所述外导体层中第二锡铜合金导体(24)、第二无氧铜导体(25)交替排列;所述八个金属导体单元(1)两两绞合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对称绝缘线对(3、4、5、6)且各自外表面均绕包有第一聚四氟乙烯带(7),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对称绝缘线对(3、4、5、6)绞合于所述芳纶加强件(21)外表面形成缆芯(8);一第二聚四氟乙烯层(9)纵包所述缆芯(8)外表面,所述第二聚四氟乙烯层(9)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对称绝缘线对(3、4、5、6)之间间隙填充有若干根棉纱(10);一棉纤维线(17)缠绕于所述第二聚四氟乙烯层(9)外表面形成缓冲滑动层(12),此棉纤维线(17)缠绕方向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对称绝缘线对(3、4、5、6)绞合方向相反,若干根金属丝(13)并排地缠绕于所述缓冲滑动层(12)外表面形成金属屏蔽层(14),此金属屏蔽层(14)中金属丝(13)缠绕与所述棉纤维线(17)相反;一第三聚四氟乙烯层(15)绕包于所述金属屏蔽层(14)外表面,一外护套层(16)包覆于所述第三聚四氟乙烯层(15)外表面,所述芳纶加强件(21)直径为190~210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5214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抗拉伸机器人电缆
- 下一篇:一种防水大电流乙丙绝缘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