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电锁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4835.6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8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吉龙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E05B63/00;E05B15/00;E05B15/10;E05B1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锁及其使用方法,该电锁包括上盖、锁体、组合锁舌和旋钮解锁机构,上盖与锁体可拆卸连接且两者连接后围合成一容纳电解锁传动机构、机械解锁机构和锁舌拨叉的腔体;锁体的侧边设有一与组合锁舌的锁舌大小相适配的锁孔,电解锁传动机构通过锁舌拨叉与组合锁舌驱动连接,且组合锁舌的锁舌弹出锁孔后进行电上锁,锁舌收回锁体内后电解锁;机械解锁机构通过锁舌拨叉与组合锁舌驱动连接,且组合锁舌的锁舌弹出锁孔后钥匙上锁,锁舌收回锁体内后钥匙解锁;旋钮解锁机构通过锁舌拨叉与组合锁舌驱动连接,且组合锁舌的锁舌弹出锁孔后旋钮上锁,锁舌收回锁体内后旋钮解锁。本发明实现了锁的多组合方式上解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组合式电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锁体、组合锁舌和旋钮解锁机构,所述上盖与锁体可拆卸连接且两者连接后围合成一容纳电解锁传动机构、机械解锁机构和锁舌拨叉的腔体;所述锁体的侧边设有一与组合锁舌的锁舌大小相适配的锁孔,所述电解锁传动机构通过锁舌拨叉与组合锁舌驱动连接,且组合锁舌的锁舌弹出锁孔后进行电上锁,所述锁舌收回锁体内后电解锁;所述机械解锁机构通过锁舌拨叉与组合锁舌驱动连接,且组合锁舌的锁舌弹出锁孔后钥匙上锁,所述锁舌收回锁体内后钥匙解锁;所述旋钮解锁机构通过锁舌拨叉与组合锁舌驱动连接,且组合锁舌的锁舌弹出锁孔后旋钮上锁,所述锁舌收回锁体内后旋钮解锁;所述电解锁传动机构包括套设在锁体内的微型电机、电机齿轮和变速齿轮,所述锁舌拨叉上延伸有可与锁舌相接触的拨叉,且锁舌拨叉的一侧边缘处均匀设置有可与变速齿轮相啮合的散齿;所述微型电机与电机齿轮驱动连接,所述电机齿轮与变速齿轮驱动连接;所述微型电机转动,带动电机齿轮转动,电机齿轮与变速齿轮啮合后变速齿轮转动,变速齿轮再与锁舌拨叉上的散齿啮合,转动锁舌拨叉的拨叉,使组合锁舌的锁舌在锁孔内弹出或收回,实现电机上锁或解锁;所述旋钮解锁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上盖上的解锁旋钮和设置在腔体内的前解锁拨轮,所述解锁旋钮与前解锁拨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锁舌拨叉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开孔,所述前解锁拨轮的底端固定在该开孔内,旋转解锁旋钮后带动前解锁拨轮,前解锁拨轮带动锁舌拨叉,锁舌拨叉拨动组合锁舌,使组合锁舌的锁舌在锁孔内弹出或收回,实现旋钮上锁或解锁;所述机械解锁机构包括机械锁芯和后解锁凸轮,所述后解锁凸轮置于锁舌拨叉下方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机械锁芯的锁芯片插入后解锁凸轮的开孔内,钥匙插入机械锁芯锁孔内并进行旋转后;所述后解锁凸轮转动带动锁舌拨叉转动,锁舌拨叉拨动组合锁舌的锁舌进行机械上锁或解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吉龙锁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吉龙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5483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