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云存储的数据副本初始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5538.1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5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付雄;赵玉杰;邓松;程春玲;王俊昌;王秀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6;H04L12/24;G06F16/182;G06F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田凌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云存储的数据副本初始放置方法,基于传统数据副本放置方法做出改进,利用统计学上的方法计算出数据节点的性能值,基于数据节点的性能值来选择放置数据副本的数据节点,并且分别考虑数据副本的放置,既提高了数据存储与读取可靠性,又保证了系统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存储 数据 副本 初始 放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云存储的数据副本初始放置方法,用于针对本地数据节点上对应任意一个数据块的至少两个数据副本实现云存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001.针对本地数据节点上对应一个数据块的各个数据副本,随机选择一个数据副本存储于本地数据节点上,然后进入步骤002;步骤002.针对本地数据节点所在机架中、除本地数据节点之外的其余各个数据节点,分别获得该各个数据节点的当前磁盘负载、当前网络带宽、当前平均服务时间和当前访问故障概率,并且根据分别针对磁盘负载、网络带宽、平均服务时间和访问故障概率四种属性预设、相加之和为一的各个权重值,获得该各个数据节点的当前性能值,并进入步骤003;步骤003.针对本地数据节点所在机架中、除本地数据节点之外的其余各个数据节点,获得其中最大当前性能值所对应的一个数据节点,并预测获得若该数据节点增加存储一个数据副本后的预测性能值,再判断该预测性能值是否大于预设数据节点性能值下限,是则针对本地数据节点中未分配存储的各个数据副本,随机选择一个数据副本存储于该预测性能值所对应的数据节点上,并进入步骤004;否则进入步骤005;步骤004.判断本地数据节点中是否存在未分配存储的数据副本,是则进入步骤005;否则针对本地数据节点上该数据块的各个数据副本的云存储方法结束;步骤005.获得以本地数据节点所在机架为圆心、预设半径R范围内,除本地数据节点所在机架之外的其余各个机架,分别针对该各个机架,根据步骤002中的方法获得机架中各个数据节点的当前性能值,获得该机架中所有数据节点的平均当前性能值,作为该机架的平均当前性能值,进而分别获得该各个机架的平均当前性能值,然后进入步骤006;步骤006.针对以本地数据节点所在机架为圆心、预设半径R范围内,除本地数据节点所在机架之外的其余各个机架,获得最大平均当前性能值所对应的机架,作为待选择机架,然后进入步骤007;步骤007.获得待选择机架中最大当前性能值所对应的一个数据节点,并预测获得若该数据节点增加存储一个数据副本后的预测性能值,再判断该预测性能值是否大于预设数据节点性能值下限,是则针对本地数据节点中未分配存储的各个数据副本,随机选择一个数据副本存储于该预测性能值所对应的数据节点上,并进入步骤010;否则进入步骤008;步骤008.获得以本地数据节点所在机架为圆心,内径为R、外径为A·R的圆圈范围内的各个机架,根据步骤005中的方法,分别获得该各个机架的平均当前性能值,然后进入步骤009;其中,A大于1;步骤009.针对以本地数据节点所在机架为圆心,内径为R、外径为A·R的圆圈范围内的各个机架,获得最大平均当前性能值所对应的机架,更新作为待选择机架,再用A·R的值针对R进行更新,并返回步骤007;步骤010.判断本地数据节点中是否存在未分配存储的数据副本,是则返回步骤008;否则针对本地数据节点上该数据块的各个数据副本的云存储方法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55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