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顶板锚杆支护角度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7469.8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01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左宇军;曹俊才;许云飞;刘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1 | 分类号: | G06F17/11;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顶板锚杆支护角度确定方法,由于对每个巷道来说,巷道设计尺寸、普氏系数和内摩擦角均为已知量,由此可知每个巷道对应的剪应力椭圆方程,从而,在已知锚杆固定点横坐标位置的前提下,即可计算出其纵坐标,并推算得出锚杆的倾斜角度λ。该方法尤其适用于特厚复合顶板锚杆支护角度的确定。以解决现有特厚复合顶板锚杆支护角度等参数多数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确定,没有科学依据,易发生设计偏差,以至于常出现锚杆破断或顶板冒顶事故等问题。本发明属于矿区安全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顶板 支护 角度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顶板锚杆支护角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巷道开挖后,矩形巷道周围形成剪应力椭圆,且应力椭圆外接于矩形巷道,椭圆的中心点与矩形巷道的中心点重合,因此矩形巷道的边角点坐标属于椭圆上的一个坐标点,设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矩形巷道的宽为2B,高为2H,则矩形边角点A的坐标为(B,H);由于压力拱轮廓线与剪应力椭圆重合,设压力拱的顶点为B1、压力拱的高度为h,则B1点的坐标为(0,H+h);将点A(B,H)和点B1(0,H+h)代入椭圆方程(1),
求解得:
因此剪应力椭圆方程为:
由普氏冒落拱计算公式,可知:其中
式(3)中,f顶为巷道顶板的普氏系数,f帮为巷道两帮的普氏系数,![]()
为两帮岩石的内摩擦角;对每个巷道来说,巷道设计尺寸、普氏系数和内摩擦角均为已知量,由此可知每个巷道对应的剪应力椭圆方程,从而,在已知锚杆固定点横坐标位置的前提下,即可计算出其纵坐标,并推算得出锚杆的倾斜角度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74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三角函数切换算法
- 下一篇:一种功能可重构微控制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