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线多级单向通行省水船闸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9376.9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7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尚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马晨博 |
地址: | 31401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三线多级单向通行省水船闸。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所有的不同级数的三线多级单向通行船闸进行省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三线多级船闸异线同级闸室是连通的,船闸闸室内船只与下一次进入同线闸室的船只相隔9步,闸室水位从低水位上升至1/3水位闸室内不得有船只→闸室水位从1/3水位上升至2/3水位闸室内不得有船只→闸室水位从2/3水位上升至高水位闸室内不得有船只。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线 多级 单向 通行 船闸 | ||
【主权项】:
1.三线多级单向通行省水船闸,其特征是:三线多级船闸异线同级闸室是连通的;下行船闸闸室内船只与下一次进入同线闸室的船只相隔9步,其中有1步是船只在同一位置等待,等待的原因是船只所在闸室的水排放至异线同级闸室,该异线同级闸室需要完成船只位移和进水两步,因此需要等待一步;9步是:船只进入上游闸室→闸室高水位至2/3水位的水量排放至异线同级其中一个闸室,船只从高水位下降至2/3水位→闸室2/3水位至1/3水位的水量排放至异线同级其中另一个闸室,船只从2/3水位下降至1/3水位→闸室1/3水位至低水位的水量排放至同线下一级闸室,船只从1/3水位下降至低水位→船只离开该闸室进入下一级闸室→闸室高水位至2/3水位的水量排放至异线同级其中一个闸室,船只从高水位下降至2/3水位→等待一步→闸室2/3水位至1/3水位的水量排放至异线同级其中另一个闸室,船只从2/3水位下降至1/3水位→非下游闸室1/3水位至低水位的水量排放至同线下一级闸室(如果是下游闸室则水量排放至下游),船只从1/3水位下降至低水位;具体实施方式是,船只从上游进入上游闸室完成9步之后在进行第10步时,下一次进入闸室的船只进行第1步:船只进入上游闸室;上行船闸闸室内船只与下一次进入同线闸室的船只相隔9步,其中有1步是船只在同一位置等待,等待的原因是船只所在闸室的进水来自异线同级闸室,该异线同级闸室需要完成船只位移和排水两步,因此需要等待一步;9步是:船只进入下游闸室→闸室低水位至1/3水位的进水来自异线同级其中一个闸室的排水,船只从低水位上升至1/3水位→等待一步→闸室1/3水位至2/3水位的进水来自异线同级其中另一个闸室的排水,船只从1/3水位上升至2/3水位→闸室2/3水位至高水位的进水来自同线上一级闸室的排水,船只从2/3水位上升至高水位→船只离开该闸室进入上一级闸室→闸室低水位至1/3水位的进水来自异线同级其中一个闸室的排水,船只从低水位上升至1/3水位→闸室1/3水位至2/3水位的进水来自异线同级其中另一个闸室的排水,船只从1/3水位上升至2/3水位→非上游闸室2/3水位至高水位的进水来自同线上一级闸室的排水(如果是上游闸室则进水来自上游),船只从2/3水位上升至高水位;具体实施方式是,船只从下游进入下游闸室完成9步之后在进行第10步时,下一次进入闸室的船只进行第1步:船只进入下游闸室;下行船闸的每一个闸室工作过程是:闸室内在高水位时船只进入闸室→船只随同闸室水位从高水位下降至2/3水位→船只随同闸室水位从2/3水位下降至1/3水位→船只随同闸室水位从1/3水位下降至低水位→船只离开该闸室→闸室水位从低水位上升至1/3水位闸室内不得有船只→闸室水位从1/3水位上升至2/3水位闸室内不得有船只→闸室水位从2/3水位上升至高水位闸室内不得有船只→水位上升至高水位之后再一次船只进入该闸室,这样循环工作;上升船闸的每一个闸室工作过程是:闸室内在低水位时船只进入闸室→船只随同闸室水位从低水位上升至1/3水位→船只随同闸室水位从1/3水位上升至2/3水位→船只随同闸室水位从2/3水位上升至高水位→船只离开该闸室→闸室水位从高水位下降至2/3水位闸室内不得有船只→闸室水位从2/3水位下降至1/3水位闸室内不得有船只→闸室水位从1/3水位下降至低水位闸室内不得有船只→水位下降至低水位之后再一次船只进入该闸室,这样循环工作;以三线三级作为实施本发明技术的例子,每一个工作循环是九步,九个步聚是:步聚一:闸室一(A1)闸室三(A3)内是下行船只(X),闸室四(B1)闸室六(B3)闸室八(C2)内是上行船只(X),闸室七(C1)闸室九(C3)下方闸门(Z)打开,闸室一(A1)闸室三(A3)闸室八(C2)是高水位,闸室二(A2)闸室七(C1)闸室九(C3)是低水位,闸室四(B1)闸室六(B3)是1/3水位,闸室五(B2)是2/3水位;步聚一至步聚九是循环工作的,因此步聚一的上一步是步聚九,与步聚九相比较,B线船闸内的船只位置没有变化;阀门三(3)阀门四(4)阀门五(5)阀门六(6)阀门七(7)阀门八(8)阀门九(9)阀门十(10)阀门十一(11)阀门十二(12)阀门十三(13)阀门十四(14)阀门二十一(21)阀门二十二(22)阀门二十三(23)关闭,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六(16)阀门十七(17)阀门十八(18)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20)打开,闸室一(A1)的水经过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八(18)排放至闸室四(B1),闸室五(B2)的水经过阀门十九(19)阀门十六(16)排放至闸室二(A2),闸室三(A3)的水经过阀门十七(17)阀门二十(20)排放至闸室六(B3);步聚二:闸室的水排放之后闸室一(A1)闸室三(A3)闸室四(B1)闸室六(B3)是2/3水位,闸室二(A2)闸室五(B2)是1/3水位,C线闸室水位不变,去上游的船只(S)进入闸室闸室九(C3),闸室八(C2)内的船只进入闸室七(C1),阀门三(3)阀门四(4)阀门五(5)阀门六(6)阀门八(8)阀门十(10)阀门十一(11)阀门十二(12)阀门十三(13)阀门十四(14)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20)关闭,阀门七(7)阀门九(9)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六(16)阀门十七(17)阀门二十一(21)阀门二十二(22)阀门二十三(23)打开,闸室一(A1)的水经过阀门十五(15)阀门二十一(21)排放至闸室七(C1),闸室八(C2)的水经过阀门二十二(22)阀门十六(16)排放至闸室二(A2),闸室三(A3)的水经过阀门十七(17)阀门二十三(23)排放至闸室九(C3);上游水经过阀门七(7)流入闸室四(B1),闸室五(B2)的水经过阀门九(9)排放至闸室六(B3);步聚三:闸室的水排放之后闸室一(A1)闸室三(A3)闸室七(C1)闸室九(C3)是1/3水位,闸室二(A2)闸室八(C2)是2/3水位,闸室四(B1)闸室六(B3)是高水位,闸室五(B2)是低水位,闸室四(B1)闸室六(B3)上方闸门(Z)打开,阀门三(3)阀门五(5)阀门七(7)阀门八(8)阀门九(9)阀门十(10)阀门十一(11)阀门十二(12)阀门十三(13)阀门十四(14)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六(16)阀门十七(17)阀门十八(18)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20)关闭,阀门四(4)阀门六(6)阀门二十一(21)阀门二十二(22)阀门二十三(23)打开,闸室一(A1)的水经过阀门四(4)排放至闸室二(A2),闸室三(A3)的水经过阀门六(6)排放至下游;步聚四:闸室一(A1)闸室三(A3)是低水位,闸室二(A2)是高水位,其它闸室水位没有变化,闸室一(A1)闸室三(A3)下方闸门(Z)打开,闸室四(B1)内的船只进入上游,闸室六(B3)内的船只进入闸室五(B2);C线船闸内的船只位置没有变化,阀门三(3)阀门四(4)阀门五(5)阀门六(6)阀门七(7)阀门八(8)阀门九(9)阀门十(10)阀门十一(11)阀门十二(12)阀门十三(13)阀门十四(14)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六(16)阀门十七(17)关闭,阀门十八(18)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20)阀门二十一(21)阀门二十二(22)阀门二十三(23)打开,闸室四(B1)的水经过阀门十八(18)阀门二十一(21)排放至闸室七(C1),闸室八(C2)的水经过阀门二十二(22)阀门十九(19)排放至闸室五(B2),闸室六(B3)的水经过阀门二十(20)阀门二十三(23)排放至闸室九(C3);步聚五:闸室的水排放之后闸室四(B1)闸室六(B3)闸室七(C1)闸室九(C3)是2/3水位,闸室五(B2)闸室八(C2)是1/3水位,A线闸室水位不变,闸室一(A1)内的船只进入闸室二(A2),闸室三(A3)内的船只进入下游,阀门三(3)阀门四(4)阀门五(5)阀门六(6)阀门七(7)阀门八(8)阀门九(9)阀门十(10)阀门十二(12)阀门十四(14)阀门二十一(21)阀门二十二(22)阀门二十三(23)关闭,阀门十一(11)阀门十三(13)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六(16)阀门十七(17)阀门十八(18)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20)打开,上游水经过阀门十一(11)流入闸室七(C1),闸室八(C2)的水经过阀门十三(13)排放至闸室九(C3),闸室四(B1)的水经过阀门十八(18)阀门十五(15)排放至闸室一(A1),闸室二(A2)的水经过阀门十六(16)阀门十九(19)排放至闸室五(B2),闸室六(B3)的水经过阀门二十(20)阀门十七(17)排放至闸室三(A3);步聚六:闸室的水排放之后闸室一(A1)闸室三(A3)四(B1)闸室六(B3)是1/3水位,闸室二(A2)闸室五(B2)是2/3水位,闸室七(C1)闸室九(C3)是高水位,闸室八(C2)是低水位,闸室七(C1)闸室九(C3)上方闸门(Z)打开,阀门三(3)阀门四(4)阀门五(5)阀门六(6)阀门七(7)阀门九(9)阀门十一(11)阀门十二(12)阀门十三(13)阀门十四(14)阀门十八(18)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20)阀门二十一(21)阀门二十二(22)阀门二十三(23)关闭,阀门八(8)阀门十(10)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六(16)阀门十七(17)打开,闸室四(B1)的水经过阀门八(8)排放至闸室五(B2),闸室六(B3)的水经过阀门十(10)排放至下游;步聚七:闸室四(B1)闸室六(B3)是低水位,闸室五(B2)是高水位,其它闸室水位没有变化,闸室四(B1)闸室六(B3)下方闸门(Z)打开,闸室七(C1)内的船只进入上游,闸室九(C3)内的船只进入闸室八(C2);A线船闸内的船只位置没有变化,阀门三(3)阀门四(4)阀门五(5)阀门六(6)阀门七(7)阀门八(8)阀门九(9)阀门十(10)阀门十一(11)阀门十二(12)阀门十三(13)阀门十四(14)阀门十八(18)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20)关闭,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六(16)阀门十七(17)阀门二十一(21)阀门二十二(22)阀门二十三(23)打开,闸室七(C1)的水经过阀门二十一(21)阀门十五(15)排放至闸室一(A1),闸室二(A2)的水经过阀门十六(16)阀门二十二(22)排放至闸室八(C2),闸室九(C3)的水经过阀门二十三(23)阀门十七(17)排放至闸室三(A3);步聚八:闸室的水排放之后闸室一(A1)闸室三(A3)闸室七(C1)闸室九(C3)是2/3水位,闸室二(A2)闸室八(C2)是1/3水位,B线闸室水位不变,闸室五(B2)内的船只进入闸室四(B1),去上游的船只(S)进入闸室六(B3),阀门四(4)阀门六(6)阀门七(7)阀门八(8)阀门九(9)阀门十(10)阀门十一(11)阀门十二(12)阀门十三(13)阀门十四(14)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六(16)阀门十七(17)关闭,阀门三(3)阀门五(5)阀门十八(18)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20)阀门二十一(21)阀门二十二(22)阀门二十三(23)打开,上游水经过阀门三(3)流入闸室一(A1),闸室二(A2)的水经过阀门五(5)排放至闸室三(A3),闸室七(C1)的水经过阀门二十一(21)阀门十八(18)排放至闸室四(B1),闸室五(B2)的水经过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二(22)排放至闸室八(C2),闸室九(C3)的水经过阀门二十三(23)阀门二十(20)排放至闸室六(B3);步聚九:闸室的水排放之后闸室一(A1)闸室三(A3)是高水位,闸室二(A2)是低水位,闸室四(B1)闸室六(B3)闸室七(C1)闸室九(C3)是1/3水位,闸室五(B2)闸室八(C2)是2/3水位,闸室一(A1)闸室三(A3)上方闸门(Z)打开,阀门三(3)阀门四(4)阀门五(5)阀门六(6)阀门七(7)阀门八(8)阀门九(9)阀门十(10)阀门十一(11)阀门十三(13)阀门十五(15)阀门十六(16)阀门十七(17)阀门二十一(21)阀门二十二(22)阀门二十三(23)关闭,阀门十二(12)阀门十四(14)阀门十八(18)阀门十九(19)阀门二十(20)打开,闸室七(C1)的水经过阀门十二(12)排放至闸室八(C2),闸室九(C3)的水经过阀门十四(14)排放至下游;步聚九之后去下游的船只(X)进入闸室一(A1),闸室二(A2)内的船只进入闸室三(A3),闸室七(C1)闸室九(C3)水位是低水位,闸室八(C2)是高水位,这时与步聚一是相同的,从步聚一开始,这样循环工作;运行一段时期之后,需要把C线船闸转换为单向下行,转换方法是,停止船只进入C线船闸,当C线船闸内没有船只时,在闸室七(C1)是高水位时下行船只进入该闸室即可,其它运行方式不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尚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尚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937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眼动数据的疲劳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