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域离散性的隧道场景环境光照干扰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0033.4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7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孙棣华;石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215 | 分类号: | G06T7/215;G06T7/136;G06T7/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离散性的隧道场景环境光照干扰抑制方法,首先获取隧道场景视频图像并提取前景;分割前景获取多个前景区域;然后建立用于描述光照区域的光强分布特性的光照模型;根据光照模型计算并判定前景区域的离散程度;最后根据离散程度判断前景区域是否为光照区域,如果是光照区域,则在前景中剔除所对应的前景,并返回步骤三重建背景模型;如果不是,则返回步骤一直到结束。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针对隧道场景中由于照明灯光突变产生的光照干扰,进行有效的抑制,提高运动目标前景提取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对环境光照干扰的抑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域 离散 隧道 场景 环境 光照 干扰 抑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区域离散性的隧道场景环境光照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隧道场景视频图像并提取前景区域;步骤二:分割前景获取多个前景;步骤三:建立用于描述光照区域的光强分布特性的光照模型;步骤四:根据光照模型计算并判定前景区域的离散程度;步骤五:根据离散程度判断前景区域是否为光照区域,如果是光照区域,则在前景中剔除所对应的前景,并返回步骤一重建背景模型;如果不是,则结束;所述步骤四中前景区域的离散程度判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41)求取各像素点同背景像素点的差值;42)利用前景区域内差值的质心作为区域中心点,通过求取区域像素值差的质心来确定峰值点,所述峰值点的坐标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其中,(xp,yp)表示峰值点的坐标值,M表示区域内像素点个数,(xi,yi)表示区域内第i点的坐标值,Wi表示区域内第i点的像素值差;43)利用中心点获得区域内各像素点同中心点的距离,以及各像素点同像素值差的散点关系,并用光照模型中的关系对散点拟合;对于图像中任意一点,通过中心点的坐标值求取距中心点的像素值距离,同时利用像素差值反应光照强度,按照以下公式拟合曲线为:其中,d表示坐标(x,y)上的点与峰值点的距离,D(x,y)表示坐标(x,y)上的像素值差,P表示光源处能产生的像素差值,P、h在同一区域为恒定值;44)评价前景区域的离散程度,采用以下公式提供的变异系数计算方法来计算离散程度,具体如下所示:其中,M表示离散点的个数,Pi表示第i个离散点的像素值差,f(xi)表示拟合函数中第i个离散点距离xi所对应的像素值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700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