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沼渣的新型污染场地Zn原位解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0309.9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1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磊;赵昱皓;李健;尹炳奎;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采用一种基于沼渣的新型污染场地Zn原位解毒方法,将沼渣、碳源及硫酸盐配制成药剂原位注入到含Zn土壤中,随后采用特殊的施工及养护方式,使固定生态菌剂逐渐渗入地下,将深层受污染土壤Zn固定。该法可以低成本且高效的对污染深度较高的含Zn场地进行修复,同时以废治废,将沼渣进行了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型 污染 场地 zn 原位 解毒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沼渣的新型污染场地Zn原位解毒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1)将硫酸钠、沼渣或碳源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混合后溶液干沼渣含量为0.1‑20%,含固率0.5‑25%,有机碳含量0.5‑25%,硫酸盐(以SO4记)/有机碳的质量比为(0‑1): 1,混合后的溶液反应0‑5天,获得Zn土壤修复药剂;(2)将步骤(1)中的修复药剂通过注入井加压注入到含Zn土壤中,控制压力在0‑1Mpa范围,超出则停止注入,平均每天每平方米场地注入药剂量在0‑5立方米范围,每1‑100天重复注入1次,一直持续到修复结束;(3)修复期间,要求场地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在200mm以上,不足则采用表面喷洒水的方式进行补充,使药剂能够不断的向下层渗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7030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