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水体样品保压转移及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1049.7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4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军;王硕;谢可人;李江涛;杨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1/14;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万尾甜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水体样品保压转移及培养装置,它主要包括保压取样筒、转移培养筒、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第三高压泵、溢流阀等,该装置可实现深海水体取样后深海水体样品的保压转移及可对转移后水体样品进行后期培养实验。本发明的系统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样品的等压等温转移技术,这种后处理技术可维持高压水体样品气相、有机组及嗜压型微生物等状态,有利于保持样品的原始成分与性质,减少后续实验室后处理的判别效果,对样品检测数据的真实可信至关重要。且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无需进行拆卸即可对培养腔添加实验所需培养液,便捷高效。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水体 样品 转移 培养 装置 | ||
【主权项】:
深海水体样品保压转移及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压取样筒(1)、转移培养筒(2)、第一高压泵(3)、第一水源(4)、取样筒入口截止阀(5)、取样筒出口截止阀(6)、压力表(7)、第二高压泵截止阀(8)、第二高压泵(9)、第二水源(10)、培养筒入口截止阀(11)、培养筒出口截止阀(12)、第三高压泵(14)、溢流阀(13)、培养液源(15);其中保压取样筒(1)入口处连接取样筒入口截止阀(5),第一高压泵(3)与第一水源(4)相连,第一高压泵(3)另一端连接取样筒入口截止阀(5),保压取样筒(1)出口处连接取样筒出口截止阀(6),保压取样筒(1)内部安装取样筒活塞(1‑1),取样筒活塞(1‑1)与保压取样筒(1)间安装取样筒密封圈(1‑2),第二高压泵(9)入口端连接第二水源(10),第二高压泵(9)出口端连接第二高压泵截止阀(8),第二高压泵截止阀(8)另一端和取样筒出口截止阀(6)相连并连接有压力表(7),转移培养筒(2)入口连接培养筒入口截止阀(11),培养筒入口截止阀(11)另一端与压力表(7)相连,转移培养筒(2)出口连接培养筒出口截止阀(12),第三高压泵(14)入口连接培养液源(15),溢流阀(13)溢流口连接培养液源(15),溢流阀(13)和第三高压泵(14)出口与培养筒出口截止阀(12)相连接;所述的转移培养筒(2),它包括培养筒端盖(2‑1)、端盖密封圈(2‑2)、培养筒筒体(2‑3)、培养筒活塞(2‑4)、活塞密封圈(2‑5)、活塞分离顶柱(2‑6)、顶柱密封圈(2‑7)、培养筒入口转接口(2‑8)、培养筒出口转接口(2‑9);培养筒端盖(2‑1)螺纹连接于培养筒筒体(2‑3)的一端,与培养筒筒体(2‑3)之间设有端盖密封圈(2‑2),培养筒筒体(2‑3)内设有培养筒活塞(2‑4),培养筒活塞(2‑4)与培养筒筒体(2‑3)间装有活塞密封圈(2‑5),培养筒活塞(2‑4)上开有同轴线的阶梯状通孔,通孔内装有活塞分离顶柱(2‑6),活塞分离顶柱(2‑6)与培养筒活塞(2‑4)间装有顶柱密封圈(2‑7),转移培养筒(2)入口处安装培养筒入口转接口(2‑8),转移培养筒(2)出口处安装有培养筒出口转接口(2‑9),所述的活塞分离顶柱(2‑6)位于培养筒入口一端呈凸缘状,位于培养筒出口一端开有轴向盲孔和径向通孔,轴向盲孔与径向通孔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7104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油样品处理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装配式住宅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