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径比可控及孔道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1829.1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4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良;王军鹏;张绘;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武玥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制备长径比可控及孔道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棒。本发明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具有多孔性,且所述孔道内被功能性基团均匀修饰,所述二氧化硅纳米棒的长度L为50~4300nm,直径D为50~700nm,长径比AR为1~20。本发明采用“一锅法”使正硅酸酯和含功能基团的硅氧烷水解共聚合反应的方法,得到孔道功能化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通过控制滴加速度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可实现对纳米二氧化硅不同长径比的有效调控,通过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在乙醇溶液中对表面活性剂进行有效去除,避免高温煅烧等繁琐的去除步骤,所得二氧化硅纳米棒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及高比表面积,同时孔道表面被有效的功能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径 可控 孔道 功能 二氧化硅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长径比可控及孔道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碱性催化剂与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合,形成溶液A;步骤S‑2:将正硅酸酯与含功能基团的硅氧烷混合,形成混合物B;所述的含功能基团的硅氧烷示例式如下所示:
X=有机功能基团,所述有机功能基团为氨基、巯基、环氧基、丙烯酸酯基或氯烷基;R′=甲基或乙基;R=芳香基或烷基;步骤S‑3:将混合物B加入溶液A中,搅拌反应;其中,将混合物B加入溶液A中的加入速度不超过45mL/h;步骤S‑4:采用硝酸铵或盐酸的醇溶液溶解除去步骤S‑3反应产物中的表面活性剂,干燥后得到所述长径比可控及孔道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7182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按键的触发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大型冰体开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