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向振动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0135.4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周保刚;刘邦辉;牛春亮;夏磐夫;谢娟娟;江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8 | 分类号: | E01C1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向振动轮,包括振动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体包括共轴设置的外圈和内圈,所述内圈的两端面通过左腹板和右腹板与外圈相连,所述内圈内设置有中间振动室,所述振动轮体在位于中间振动室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振动室和右振动室,一传动轴贯穿中间振动室连接左振动室和右振动室,所述左振动室通过回转支承支撑在振动轮体上且通过左连接组件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右振动室通过右连接组件连接在车架上;使定向振动轮在装配性、可靠性、维修性、复杂性、成本等方面进行改善,同时实现与可变方向定向振动轮的快速对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向 振动 | ||
【主权项】:
一种定向振动轮,包括振动轮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体(1)包括共轴设置的外圈(1‑1)和内圈(1‑3),所述内圈(1‑3)的两端面通过左腹板(1‑2)和右腹板(1‑5)与外圈(1‑1)相连,所述内圈(1‑3)内设置有中间振动室(9),所述振动轮体(1)在位于中间振动室(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振动室(10)和右振动室(7),一传动轴(8)贯穿中间振动室(9)连接左振动室(10)和右振动室(7),所述左振动室(10)通过回转支承(12)支撑在振动轮体(1)上且通过左连接组件(13)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右振动室(7)通过右连接组件(2)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左振动室(10)包括齿轮支撑轴承(10‑1)、右过渡齿轮(10‑2)、左过渡齿轮(10‑3)、盖(10‑4)、左齿轮(10‑5)、左壳体(10‑6)、左振动轴承(10‑7)、左激振器(10‑8)和左轴承座(10‑9),所述左振动室(10)靠近中间振动室(9)的端部设置有盖(10‑4),与马达相连的左激振器(10‑8)通过左振动轴承(10‑7)支撑在左壳体(10‑6)和左轴承座(10‑9)上,右过渡齿轮(10‑2)和左过渡齿轮(10‑3)通过齿轮支撑轴承(10‑1)支撑在盖(10‑4)和左壳体(10‑6)上,左齿轮(10‑5)装配在左激振器(10‑8)上;所述中间振动室(9)包括中间轴承座(9‑1)、中间振动轴承(9‑2)、中间激振器(9‑3)、中间壳体(9‑4)和右齿轮(9‑5),所述中间激振器(9‑3)通过中间振动轴承(9‑2)支撑在中间轴承座(9‑1)和中间壳体(9‑4)上,右齿轮(9‑5)装配在中间激振器(9‑3)上;所述右振动室(7)包括右轴承座(7‑1)、右振动轴承(7‑2)、右激振器(7‑3)和右壳体(7‑4),所述右激振器(7‑3)通过右振动轴承(7‑2)支撑在右轴承座(7‑1)和右振动轴承(7‑2)上;所述左激振器(10‑8)通过传动轴(8)将动力传递给右激振器(7‑3)实现同步同向旋转,同时,左激振器(10‑8)通过顺次啮合的左齿轮(10‑5)、左过渡齿轮(10‑3)、右过渡齿轮(10‑2)、右齿轮(9‑5)将动力传递给中间激振器(9‑3)实现同步反向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013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