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胶用粗炼塑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4686.8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2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奇;王冠楠;陈东军;王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阳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6;B29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再生胶用粗炼塑化系统,其中,包括放料槽、第一提升机、预处理搅拌机、胶粒传送机构、脱硫机、第二提升机以及收料槽,在生产前对废旧橡胶粉进行预处理,采用特殊的搅拌机构对其进行打散,初步实现废旧胶粉向颗粒状胶粒转变;通过特别的胶粒传送机构,同步喷洒水蒸气及软化剂,在传送的过程中实现胶粉颗粒化、不裂解并充分掺和软化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胶 用粗炼 塑化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再生胶用粗炼塑化系统,包括放料槽、第一提升机、预处理搅拌机、胶粒传送机构、脱硫机、所述放料槽上连接所述第一提升机,所述第一提升机上设有提升机出料口,所述预处理搅拌机位于所述第一提升机下方位置;所述预处理搅拌机包括搅拌机壳体及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壳体底部呈圆筒形结构,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第二提升机以及收料槽,所述放料槽呈倒棱台型结构,所述搅拌机壳体顶部向外倾斜,呈开口状;所述搅拌机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搅拌机壳体两侧,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电机、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与连接杆;所述电机数量为两个,安装于所述搅拌机壳体外部两侧,所述搅拌轴一端连接所述电机,另一端伸入搅拌机壳体内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一搅拌杆,另一端连接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二搅拌杆位于所述第三搅拌杆与第一搅拌杆之间;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搅拌杆的两端均设有搅拌折边,所述搅拌折边呈倾斜设置,所述搅拌折边与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所成夹角A为120度;所述第三搅拌杆中间设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呈上宽下窄结构,其顶部设有三角凹槽;所述预处理搅拌机一侧底部设有搅拌出料口,所述搅拌出料口与所述胶粒传送机构底部连接;所述胶粒传送机构呈倾斜设置,包括筒体外壳与传送螺杆,所述传送螺杆位于所述筒体外壳内部,所述筒体外壳上设有喷油机构及水蒸气喷洒机构,所述喷油机构包括喷油管道及喷油嘴,所述喷油管道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筒体外壳壳体内两侧,所述喷油嘴数量为20‑30个,设置于筒体外壳内部侧壁上,所述喷油嘴底部与所述喷油管道相连接,所述喷油嘴上设有喷油板,所述喷油板上设有第一喷油孔与第二喷油孔,所述第一喷油孔在喷油板上的数量为六个,位于喷油板中心位置,呈环形结构分布;所述第二喷油液孔在喷油板上的数量为6个,呈环形围绕在第一喷油孔外缘四周;所述第一喷油孔上设置有第一喷油管;所述第二喷油孔上设置有第二喷油管,所述第一喷油管与第二喷油管在喷油板上呈倾斜设置;所述水蒸气喷洒机构包括水蒸气管道及水蒸气出气嘴,所述所述水蒸气管道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筒体外壳壳体内两侧,所述水蒸气出气嘴数量为15‑20个,设置于筒体外壳内部侧壁上,所述水蒸气出气嘴底部与所述水蒸气管道相连接,所述水蒸气出气嘴底部呈方形管体,顶部呈圆弧形外扩结构;所述喷油管道底部连接有气泵;所述喷油管道通过管子连接软化剂储存罐;所述水蒸气管道底部通过管子连接有水蒸气发生器;所述胶粒传送机构顶部出口连接脱硫机进料口;所述脱硫机底部出料口连接第二提升机,所述第二提升机上设有提升机出料口,所述收料槽呈方形筒体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提升机出料口的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阳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阳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468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件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上移式双站位石柱开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