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界热量利用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5466.7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1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崔静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静思 |
主分类号: | F01K27/00 | 分类号: | F01K27/00;F01K2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200 湖北省宜昌市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领域,涉及自然界的热量利用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自然界热量利用的系统和方法。包括压缩机、第一膨胀机、第二膨胀机、换热器、液体储罐。所述压缩机、第一膨胀机、第二膨胀机共同组成驱动机组,向驱动机械输出机械能。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对自然界空气、海水或地热等介质的热量利用,同时也适用于工厂低温废热的回收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界 热量 利用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自然界热量利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自然界热量利用系统,系统包括压缩机(J1), 所述压缩机(J1)与第一压力控制阀(F1)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控制阀(F1)与第一换热器(E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E1)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二换热器(E2)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E2)与第二膨胀机(J3)连通,所述第二膨胀机(J3)与第二压力控制阀(F2)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控制阀(F2)分别与第三换热器(E3)、第四换热器(E4)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E3)与第一流量控制阀(F3)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E3)与第一流量控制阀(F3)连通的线路与第四换热器(E4)并联连通,所述并联连通的总线路与压缩机(J1)连通,所述并联连通的总线路上还设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四压力控制阀(F6);所述第三换热器(E3)与液体储罐(V)连通,所述液体储罐(V)与液体输送泵(P)连通,所述液体输送泵(P)与第二流量控制阀(F4)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F4)与第二换热器(E2)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E2)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一换热器(E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E1)与第三压力控制阀(F5)连通,所述第三压力控制阀(F5)与第一膨胀机(J2)连通,所述第一膨胀机(J2)与第三换热器(E3)连通;所述压缩机(J1)、第一膨胀机(J2)、第二膨胀机(J3)共同组成驱动机组,向驱动机械(E)输出机械能;所述系统进行自然界热量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第一工质的气体(01)由压缩机(J1)压缩得到压缩机出口的压缩后的第一工质的气体(02),通过第一压力控制阀(F1)控制所述压缩机出口的压缩后的第一工质的气体(02)的压力、从而控制所述压缩机出口的压缩后第一工质的气体(02)的温度满足第三方工质的液体(13)的气化和过热过程的热量的需要;步骤2:所述步骤1压缩机出口的压缩的后第一工质的气体(02)通过第一压力控制阀(F1)得到经过第一压力控制阀后的第一工质的气体(03),所述经过第一压力控制阀后的第一工质的气体(03)经过第一换热器(E1)、第二换热器(E2)降温,形成经过换热器降温的第一工质的气体(05);第三方工质的液体(13)经过第二换热器(E2)加热气化为第三方工质的饱和气体(14),第三方工质的饱和气体(14)经过第一换热器(E1)加热为第三方工质的过热气体(15),由第三压力控制阀(F5)控制第三方工质的过热气体(15)的压力、由第二流量控制阀(F4)控制第三方工质的液体(13)的流量从而控制第三方工质的过热气体(15)温度;步骤3:所述步骤2经过换热器降温的第一工质的气体(05)进入第二膨胀机(J3)膨胀做功得到第二膨胀机出口的低温的第一工质(06),由第二压力控制阀(F2)控制所述第二膨胀机出口的低温的第一工质 (06)的压力,压力降低的同时温度相应降低;通过第二压力控制阀(F2)控制所述第二膨胀机出口的低温的第一工质 (06)的压力,从而控制所述第二膨胀机出口的低温的第一工质 (06)的温度低于选取的自然界热源物质的温度;步骤4:所述步骤3第二膨胀机出口的低温的第一工质 (06)的分为两路,第二膨胀机出口的低温的第一工质的一路(08)通过第四换热器(E4)由选取的自然界热源物质加热,吸收热量,得到一路加热的第一工质的气体(10);步骤5:所述步骤3第二膨胀机出口的低温的第一工质的另一路(07)由第一流量控制阀(F3)控制流量、通过第三换热器(E3)由第一膨胀机(J2)出口的第三方工质(17)加热,吸收热量,得到另一路加热的第一工质的气体(09);所述步骤3第二膨胀机出口的低温的第一工质 (06)经过第三换热器(E3)、第四换热器(E4)加热汇合为汇合后的第一工质的气体(11);步骤6:所述步骤5的汇合后的第一工质的气体(11)由第四压力控制阀(F6)补充或排放完成压力控制,得到第一工质的气体(01)进入压缩机(J1)完成工质的循环;步骤7:所述步骤2中,第三方工质的过热气体(15)经过第三压力控制阀(F5)得到经过第三压力控制阀(F5)的第三方工质的过热气体(16)后,再进入第一膨胀机(J2)膨胀做功;由第三压力控制阀(F5)控制第三方工质的过热气体(15)的压力、由第二流量控制阀(F4)控制第三方工质的液体(13)的流量从而控制第三方工质的过热气体(15)的温度,从而控制第一膨胀机(J2)出口第三方工质 (17) 接近临界的亚临界状态;步骤8:所述步骤5中第一膨胀机(J2)出口的第三方工质 (17)经过第三换热器(E3)换热冷凝,得到冷凝的第三方工质的液体(18);第二膨胀机出口的低温的第一工质的另一路 (07)由第一流量控制阀(F3)控制流量,从而控制冷量,满足第一膨胀机(J2)出口的第三方工质(17)换热冷凝为液体;步骤9:所述步骤8中冷凝的第三方工质的液体(18)进入液体储罐(V),所述的液体储罐(V)出口的第三方工质的液体(19)经过液体输送泵(P)的提压变为第三方工质的液体(13)、经过第二流量控制阀(F4)控制进入第二换热器(E2),完成第三方工质的循环;步骤10:压缩机(J1)、第一膨胀机(J2)、第二膨胀机(J3)共同组成驱动机组,输出机械能,驱动机械(E)运转;第四换热器(E4)吸收自然界热源物质的热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静思,未经崔静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546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