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的夹芯复合墙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1116.1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5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蕾;王武祥;廖礼平;王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38/02;C04B28/00;E04C2/30;E04C2/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的夹芯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热工性能优良、不燃、耐久性好、经济适用的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的夹芯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一对面层和设在一对面层中间的芯层,所述面层和芯层胶结为一整体,其中,位于上方的面层为上面层,位于下方的面层为下面层;所述面层由水泥、建筑废弃物再生微粉、建筑废弃物再生细骨料、改性剂、植物纤维和水组成;所述芯层由脱硫石膏、普硅水泥、外加剂、段状植物秸秆、发泡剂和水组成。本发明提高了建筑废弃物利用率和秸秆利用率,经济适用,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植物秸秆的附加值,提高了我国建筑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在墙材行业综合利用水平。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秸秆 建筑废弃物 面层 夹芯复合墙板 芯层 制备 对面层 综合利用水平 秸秆利用率 农业废弃物 再生细骨料 普硅水泥 热工性能 脱硫石膏 我国建筑 植物纤维 发泡剂 改性剂 上面层 外加剂 下面层 不燃 段状 墙材 微粉 生产 废弃物 水泥 再生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的夹芯复合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一对面层和设在一对面层中间的芯层,所述面层和芯层胶结为一整体,其中,位于上方的面层为上面层,位于下方的面层为下面层;所述面层由水泥、建筑废弃物再生微粉、建筑废弃物再生细骨料、改性剂、植物纤维和水组成;所述芯层由脱硫石膏、普硅水泥、外加剂、段状植物秸秆、发泡剂和水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在成型模内,先成型下面层:将水泥15‑23重量份、建筑废弃物再生微粉5‑10重量份、建筑废弃物再生细骨料60‑80重量份、植物纤维2‑3重量份、改性剂1‑2重量份与水20‑25重量份搅拌成均匀浆体,浇注成厚度均匀一致的下面层,待下面层具备支撑芯层的强度时浇注发泡芯层;2)浇注芯层,待发泡芯层具备支撑上面层的强度时浇注上面层:将脱硫石膏60‑70重量份、普硅水泥15‑25重量份、段状植物秸秆10‑18重量份、外加剂0.4‑0.8份与水100‑120重量份搅拌均匀,再加入发泡剂2.0‑3.5重量份搅拌均匀、浇注到下面层的表面,制备成发泡芯层,使得芯层与下面层胶结为一个整体,待发泡芯层具备支撑上面层的强度后浇注上面层;3)浇注上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的浇注材料相同;4)经预养、脱模、养护后制得夹芯复合墙板;步骤1)中植物纤维制备:将植物秸秆烘干至含水率5%以下,然后破碎成1‑10cm长的段状,再加工成长度不大于20mm、宽度不大于0.2mm的植物纤维;其中,植物秸秆为废弃植物秸秆;步骤2)中段状植物秸秆制备:将植物秸秆烘干至含水率5%以下,然后切割成长度为5‑10mm的段状;其中,植物秸秆为空心植物秸秆;步骤1)中建筑废弃物再生细骨料的制备:混凝土生产过程、建筑施工过程以及建筑拆除过程中的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后制成碎粒,粒径为5mm以下,0.5mm以上,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建筑废弃物再生微粉的制备:混凝土生产过程、建筑施工过程以及建筑拆除过程中的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筛分产生的再生细集料和粉尘经过球磨机球磨,至粒径小于8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9111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中心用集装箱式UPS配电单元
- 下一篇:可便于调整位置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