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复合织构导向滑动摩擦副、加工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9192.7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0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华希俊;解玄;张培耘;孙建国;王浩;丁积霖;郝静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29/02 | 分类号: | F16C29/02;F16C33/04;F16N15/00;B23P15/00;C10M169/04;C10N5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元复合织构导向滑动摩擦副、加工方法及其用途,通过激光器在摩擦副工作平面上加工出有序均布的微凹坑与微凸体复合微织构形貌,并采用填压工艺将复合纳米固体润滑剂填入微凹坑结构中。本发明运用激光微织构方法对导轨工作平面进行非接触式加工同时填涂纳米复合材料,可有效抑制机床导轨的爬行现象,在低速重载等复杂工况下能够有效润滑导轨,起到减摩抗粘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复合 导向 滑动 摩擦 加工 方法 及其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多元复合织构导向滑动摩擦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副的摩擦工作表面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微凹坑(5)和微凸体(2),所述微凹坑(5)和微凸体(2)在横向和纵向上均相间分布;微凹坑(5)直径为30‑200μm,深度为5‑60μm;微凸体(2)直径为40‑150μm,高度为0.8‑60μm,织构密度为15%‑50%;部分微凹坑(5)中粘结有固体润滑剂(1),填充固体润滑剂(1)的微凹坑(5)与未填充固体润滑剂(1)的微凹坑(5)均匀分布;所述固体润滑剂(1)为纳米级固体润滑材料混合而成,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聚酰亚胺(PI):10%‑15%、纳米MoS2:54%‑60%、碳纳米管(CNTs):0‑10%、石墨烯:0‑10%、富勒烯(C60):0‑10%、粘接剂: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9919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