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0705.1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5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肖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江夏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00;C04B24/42;C04B14/34;C04B14/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所述的混凝土其组成为聚丙烯酸酯10‑20重量份、氧化石墨烯10‑15重量份、吸波材料10‑15重量份、再生粗骨料1000‑1300重量份、水泥320‑360重量份、50~200目的细沙240~360重量份、硅酸钠4‑7重量份、硫酸铝2‑3重量份、氯化钙1‑2重量份、超细矿粉60‑90重量份、减水剂3‑4重量份、水100‑120重量份、胶黏剂10‑20重量份。制备得到的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0‑60MPa,可以得到高强高韧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该混凝土在7~26GHz频率范围内,反射率小于‑7dB的带宽为10.5GHz。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再生 骨料 透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含有以下组分:聚丙烯酸酯10‑20重量份、氧化石墨烯 10‑15重量份、吸波材料 10‑15重量份、再生粗骨料1000‑1300重量份、水泥320‑360重量份、50~200目的细沙240~360重量份、硅酸钠 4‑7重量份、硫酸铝 2‑3重量份、氯化钙 1‑2重量份、超细矿粉60‑90 重量份、减水剂3‑4重量份、水100‑120重量份和胶黏剂10‑20重量份;所述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2‑1.6重量份负载BaFe12O19的埃洛石纳米管和0.3‑0.5重量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室温下搅拌2h后,加入10重量份聚丙烯,搅拌3 h,形成混合料1;2)在室温下取0.8‑1.2重量份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滴加0.3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 h后,再加入10‑15重量份聚丙烯搅拌2h后,加入1.5‑2重量份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并滴加0.2‑0.5重量份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5 h后,制得混合料2;3)将混合料1和混合料2一同装入高速混合机中,在300‑350 r/min转速下分散2‑3.5 h;然后升温至110‑115℃,在500‑550 r/min转速下处理20‑25 min后,转入冷混锅中待温度降至50‑53℃时放料,得到初混料;4)将步骤3)制备好的初混料置于温度为175‑185℃、转速为75‑85 r/min 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1‑1.5 h后挤出,得到混炼料;5)将步骤4)制备好的混炼料粉碎处理,得到粒度为120‑200目的吸波材料;步骤2)所述的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其组成为: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1.54重量份、四氯化锡1.32重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6重量份、氯化钾4.43重量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94重量份、硼氢化钠3.9重量份、聚苯乙烯磺酸钠5.21重量份和去离子水96重量份;所述的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在室温和搅拌下,将氯化钾加入到26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1 h后待用;(2)将负载纳米铜的埃洛石纳米管加入到步骤(1)备好的氯化钾水溶液中,剧烈搅拌2 h后,在40 kHz、1800 W的超声仪中超声1 h,然后加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3重量份,剧烈搅拌4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待用;(3)在室温和搅拌下,将聚苯乙烯磺酸钠加入到1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2.5 h后,加入步骤(2)制得的粉末,剧烈搅拌2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待用;(4)将步骤(3)制好的粉末加入到1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2 h后,加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3重量份,剧烈搅拌3 h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待用;(5)在室温和搅拌下,将步骤(4)备好的粉末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同时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2 h后,降温至1‑3℃,加入硼氢化钠,继续搅拌0.5 h后待用;(6)在1‑3℃下,将四氯化锡加入到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15 min后,在1‑3℃和剧烈搅拌下滴加到步骤(5)备好的溶液中,滴加时间为1 h;滴加完毕后过滤,将粉末用纯水洗净后,在70℃下真空干燥30 h,得到介电损耗型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纳米铜晶粒的平均粒径为2‑5 nm,纳米二氧化锡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6 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江夏学院,未经福建江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070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网的智能刀闸系统
- 下一篇: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