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级高纯碳酸锂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2238.6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2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勇;赵清;杨荣;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15/08 | 分类号: | C01D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9 | 代理人: | 朱力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级高纯碳酸锂的生产方法,其以盐湖卤水为原料生产氯化钾后的结晶母液废水,其中镁锂比为200‑5001,经过离子筛吸附、洗脱后获得合格洗脱液,洗脱液中镁离子含量为1.0‑10g/L,锂离子含量约为300‑3000ppm,钠离子含量为0.3‑2.5g/L,钙离子含量为10‑100ppm,硫酸根离子含量10‑100ppm。本发明以离子筛吸附洗脱后的合格洗脱液为原料,工艺流程为超滤膜技术、分段式纳滤技术、体外再生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反渗透技术、幅晒、沉锂反应,从而获得电池级高纯度碳酸锂,工艺过程连续可控、提取收率高、生产成本低,水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易于工业化。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高纯 碳酸锂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电池级高纯碳酸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经过离子筛单元吸附及洗脱的合格洗脱液,Mg2+1‑10g/L,Li+0.3‑2.5g/L,Na+0.3‑3g/L,Ca2+10‑100ppm,SO42‑10‑100ppm,pH值为7.5‑8.0,固体悬浮物为10‑30ppm,用盐酸将合格洗脱液的pH值调整到5.5‑6.5;将调整pH值后的合格洗脱液采用超滤膜进行过滤,过滤后滤液浊度≤0.2NTU,SDI值≤2;超滤得到的截留液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降低盐泥含水率,提高锂离子收率;将超滤得到的滤液采用一段纳滤膜进行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截留液;采用二段纳滤膜并用纯水对第一截留液进行透析,获得第二滤液及第二截留液;第二截留液外排用于生产氢氧化镁或金属镁;第二滤液采用三段纳滤膜进行过滤,获得第三滤液和第三截留液;第三截留液与超滤得到的所述滤液合并采用一段纳滤膜处理;第一滤液与第三滤液合并,获得合并滤液,三段纳滤的锂总收率为99%,合并滤液然后采用体外再生连续离交进行离子交换,获得第一交后液;第一交后液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获得第四滤液和第四截留液,第四滤液套用到纳滤单元作为透析水以及其它工艺用途;第四截留液进入盐田幅晒,获得幅晒浓缩液;幅晒浓缩液采用体外再生螯合树脂塔抛光脱钙镁,获得第二交后液;第二交后液添加碳酸钠进行沉锂反应,获得电池级高纯碳酸锂,总收率大于96.5%;其中,采用纳滤工艺截留合格洗脱液中的镁盐,去除率大于95%,经过连续离交后,镁离子去除率大于99.9%;其中,所述的体外再生螯合树脂塔抛光脱钙镁具体为:幅晒浓缩液从主离交柱底部进料,逆向通过主离交柱,第二交后液从主离交柱顶部出水;主离交柱底部树脂最先饱和,底部饱和树脂通过重力作用排入解析柱,主离交柱顶部高位槽树脂通过重力作用同步进入主离交柱,树脂转移完毕后,主离交柱恢复进料,解析柱内树脂采用盐酸再生成氢型然后用氢氧化钠再生成钠型,再生完毕树脂用压缩空气压入主离交柱顶部高位槽待用;主离交柱每6‑24小时转移一次树脂,树脂转移时间为3‑10分钟;树脂转移时底部树脂为充分饱和树脂,进料镁离子交换势高于锂离子,充分替换树脂上的锂离子,从而实现锂离子收率最大化;距离主离交柱顶部出水口500‑1000mm处布有取样口,当取样口有镁离子穿漏时排放底部饱和树脂,在取样口之上有500‑1000mm树脂层作为保护层,保证镁离子不会穿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223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