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防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4723.7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1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丽珠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40/70;F28D1/047;F04B17/04;F04B53/10;F04B53/14;F04B5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防冻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高位热水换热器、循环换热油泵和防冻管;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高位热水换热器设置在屋顶上,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加热高位热水换热器中的水;循环换热油泵将冷油送至高位热水换热器中进行加热,加热方式为间接加热;从高位热水换热器出来的热油被送到防冻管中,所述防冻管呈蛇形地设置在待加热的仪器柜的侧壁上,从防冻管出来的冷油回到循环换热油泵的入口。该防冻装置结构简单,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和油的高导热性,节能环保防冻效果佳,能精准地调节仪器柜内的温度,且具有散热条件良好,运行周期长,检修方便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高位热水 换热器 太阳能集热器 防冻管 油泵 防冻装置 循环换热 加热 散热功能 仪器柜 冷油 太阳能转换 防冻效果 高导热性 加热方式 间接加热 检修方便 节能环保 散热条件 运行周期 蛇形 侧壁 热油 屋顶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防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高位热水换热器、循环换热油泵和防冻管;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高位热水换热器设置在屋顶上,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加热高位热水换热器中的水;循环换热油泵将冷油送至高位热水换热器中进行加热,加热方式为间接加热;从高位热水换热器出来的热油被送到防冻管中,所述防冻管呈蛇形地设置在待加热的仪器柜的侧壁上,从防冻管出来的冷油回到循环换热油泵的入口;所述循环换热油泵为超磁致伸缩泵,所述超磁致伸缩泵整体竖直安装,其包括泵体、超磁致伸缩棒、输出轴、活塞组件、单向阀组件、加压件、端盖、驱动线圈、间接冷却系统和应急冷却系统,泵体包括内泵体和外泵体,内泵体和外泵体之间形成环形的冷却腔;驱动线圈容纳于所述内泵体的内腔中,超磁致伸缩棒安装在所述驱动线圈的中轴线上;输出轴的下端与超磁致伸缩棒的上端相连,输出轴和泵体均由高磁导率的软磁材料制成,且超磁致伸缩棒的长度与驱动线圈的长度相等;超磁致伸缩棒为圆棒状,其制作材料包括稀土金属镝和过渡族金属铁;所述外泵体向上延伸形成扣合体,输出轴的下部水平固接有承接件,承接件和部分输出轴容纳于扣合体内,扣合体的壁体上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扣合槽,每个扣合槽包括竖直布置的滑动槽、多个固定槽和多个水平布置的连接槽,所述滑动槽、连接槽和固定槽依次连通;所述加压件通过弹簧与承接件相连,用于对超磁致伸缩棒施加预压力,所述弹簧套装在输出轴上;所述加压件的边沿上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与所述扣合槽配合使用的卡合部,其形状和大小与固定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当卡合部卡合在不同水平位置的固定槽时,超磁致伸缩棒获得不同等级的预压力;施加预压力时将加压件下压,卡合部进入滑动槽中,水平转动加压件使得卡合部进入连接槽,当到达固定槽的对应位置时松开加压件,卡合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卡合在所述固定槽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固定体和活塞,输出轴穿过固定体与活塞固接,活塞底部设置有一由弹性薄膜材料制作的隔膜,其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体上,隔膜将活塞、泵腔与外界完全隔开,同时用于超磁致伸缩棒收缩时增强活塞的回复力;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进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两者按相反的方向安装在阀体上,阀片为悬臂梁式,通过阀片的弯曲和回复来实现阀口的开合,阀片的悬臂端与进口或出口紧密接触;所述阀片采用弹簧片和铍青铜作为制作材料,经过三个小时保温的时效处理,并采用自然空气冷却的方式冷却;所述超磁致伸缩棒在变化的磁场中产生伸缩变形,带动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活塞运动导致泵腔容积变化,两个单向阀在交变的压力差驱动下,交替打开和关闭,起到了整流作用,最终实现液体介质的单向连续流动;单向阀的进出口、隔膜的圆周上均采用O形橡胶密封圈进行填充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丽珠,未经张丽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47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