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控缓流截污循环模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4923.2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9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秦凤宝;梁佳斌;于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瑞斯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4;E02B3/06;C02F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控缓流截污循环模块系统,该系统设置在河道堤岸的迎河一侧,沿堤岸坡度向下设置有植被缓冲带,再向下设置有集水导流带,再向下、垂直、对应地设置有可控蓄水模块,可控蓄水模块是由聚丙烯材质的单元长方体砌合成的箱体结构,其长宽深分别为100~120m、1~1.2m、0.5~0.6m,长度和数量与集水导流带相一致;在可控蓄水模块临近河道一侧垂直向下设置有缓流微型湿地系统,该系统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种植土层、填料层和承托层。本发明体现了一种雨季径流污染截控与旱季景观水体水质保持的方法,为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景观水体水质保持、新建市政雨水排放口的设计以及“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蓄水模块 缓流 海绵 城市建设 景观水体 水质保持 向下设置 循环模块 导流带 集水 城市面源污染 聚丙烯材质 垂直向下 河道堤岸 径流污染 湿地系统 系统设置 箱体结构 依次设置 雨水排放 种植土层 承托层 缓冲带 填料层 旱季 堤岸 坡度 垂直 合成 河道 市政 植被 建设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控缓流截污循环模块系统,包括河道堤岸、植被缓冲带、微型湿地、排水管道及河道;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设置在河道堤岸的迎河一侧,沿堤岸坡度向下且与堤岸坡度一致设置有植被缓冲带(1),植被缓冲带(1)上种植铺地柏、马唐草或藤蔓植物;沿植被缓冲带(1)坡度向下、按植被缓冲带(1)的长度每800~1000m设置有4~5个集水导流带(2);沿集水导流带(2)坡度向下、垂直、对应地设置有可控蓄水模块(3),可控蓄水模块(3)由可循环使用的聚丙烯材质的单元长方体通过砌合成为一个稳定的箱体结构,其长宽深分别为100~120m、1~1.2m、0.5~0.6m,长度和数量与集水导流带(2)相一致;可控蓄水模块(3)临近河道一侧垂直向下设置有缓流微型湿地系统(4);组成可控蓄水模块(3)的聚丙烯材质的单元长方体为矩形箱式结构,其中每个单元长方体的长、宽、深分别为2m、1m、0.5m,每个单元长方体的上沿和下沿及相邻侧壁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凸起和凹槽;临近缓流微型湿地系统(4)一侧的每个单元长方体上部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为圆形,孔径为0.02m,每间隔0.1m设置一个,雨水从出水口慢慢流出进入缓流微型湿地系统(4);缓流微型湿地系统(4)的长度为50~60m,宽度为0.9~1.1m,深度为1.0~1.2m,其底部高程高于河道洪水水位或常水位,沿横向河堤每千米设置为2个;缓流微型湿地系统(4)采用聚丙烯底座和聚丙烯侧壁拼装而成,缓流微型湿地系统(4)沿河堤向河道方向设置有第一组单元体(5)和第二组单元体(6),两单元体之间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小孔;第一组单元体(5)内部的雨水从侧壁底部的小孔流向第二组单元体(6),即第一组单元体(5)的雨水呈下降流,第二组单元体(6)的雨水呈上升流,以实现水流的曲折性,增加雨水与湿地系统的接触,提高湿地系统的利用率;其中,第二组单元体(6)临近河道的侧壁高度低于两单元体之间的侧壁高度5-7cm;缓流微型湿地系统(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种植土层(8)、填料层(9)和承托层(11);种植土层(8)为改良土壤基肥,厚度为0.1~0.15m,种植耐污能力强、根系发达、去污效果好、具有抗冻及抗病虫害能力、有一定经济价值、容易管理的耐水淹的本土植物(7),所述本土植物(7)为黄花鸢尾、美人蕉、香蒲或者千屈菜;填料层(9)中设置有表面积较大、渗透性较强的改性复合基质,为改性沸石、改性陶粒、改性炉渣或者改性火山岩,厚度为0.20~0.30m;承托层(11)中设置有砾石,厚度为0.25~0.35m,砾石直径为0.04~0.06m;填料层(9)与承托层(11)之间设置有土工布(10),用于防止上层土壤类颗粒物进入承托层(11);可控蓄水模块(3)内设置便携式潜水泵(16),携式潜水泵(16)与缓流微型湿地系统(4)以及河道水体之间设置有输水软管(17);缓流微型湿地系统(4)中的第二组单元体(6)临近河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上部出水孔(13),雨水由上部出水孔(13)经过原有堤岸(14)和堤岸砌石挡墙(15)排入河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瑞斯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瑞斯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492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防波堤
- 下一篇:一种可拆装式的声屏障透明隔声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