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病毒草莓的培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410190.3 申请日: 2016-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6069750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发明(设计)人: 冯继广;程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代理人: 徐金琼
地址: 635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病毒草莓的培养方法,涉及草莓种植技术领域,根据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的理论,植物茎尖分生组织一般不带病毒的,所以通常采用0.1毫米左右的茎尖分生组织,带1‑2个叶原基,进行培养,即可得到无病毒苗,故而无需进行病毒鉴定工作即可进行扩大繁殖;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是人为的控制生长条件,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二是不受草莓体其他部分干扰的情况下,研究被培养的茎尖、茎段生长和分化规律;其三是取材量小,培养材料经济;其四是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大;其五是管理方便,可采用自动化生产;其六是脱去病毒,实现快速繁殖,保持种质资源;其七是产量高、品质好、耐储运,为草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技支撑。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无病 草莓 培养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无病毒草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热处理脱毒:将草莓植株在40~41℃温度下热处理4~6周,然后取微茎尖培养;(2)微茎尖脱毒:a.初代培养,取草莓生长健壮的母株或匍匐茎上的顶芽,用自来水流水冲洗2~4h,然后剥去外层叶片,在无菌条件下,用0.5%次氯酸钠溶液表面消毒5min,并不停地搅动促进药液的渗透,在无菌条件和解剖显微镜下剥取茎尖分生组织,以带有一个叶原基的茎尖为度,茎尖分离后,迅速接入MS+6‑苄氨基嘌呤0.25mg/L+萘乙酸0.25mg/L的培养基中直至培养出含20~30个小芽的芽丛,培养条件为22~25℃,日照16~18h光强3000lx;b.继代培养,把芽丛割成芽丛小块,转入MS培养基中,令其长大,待苗长大到1~2cm时,将芽丛小块分成单株,再转入前述步骤a中的培养基中,重复上述过程,扩大繁殖;c.生根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萘乙酸,使发根整齐,将具有两片以上正常叶的新茎从试管中取出进行试管外生根;d.驯化,用镊子把草莓苗从试管瓶中取出,洗掉根系附带的培养基,事先备好8×8cm或6×6cm的塑料营养钵,内装等量的腐殖土和河砂,栽前压实,浇透水,用足签在钵中央打一小孔,将试管苗插入其中,压实苗基部周围基质,栽后轻浇薄水,以利幼苗基部和基质密合,直至根系生出,逐渐降低湿度和土壤含水量;(3)花药培养,包括取材、培养以及植株分化三个步骤,取花粉发育单核期的花蕾,置于洁净培养皿中,内放一层滤纸,滴蒸馏水数滴保湿,将培养皿的花蕾放入3~4℃冰箱中低温保存3~4天,经低温保存处理后的花蕾先在70%酒精中浸泡半分钟,取出放入新配制的饱和漂白粉上清夜中消毒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剥取花药,立即接种,培养条件为24~26℃,日照10h,光强1500lx,20天后产生乳白色的愈伤组织,将诱导出的花药愈伤组织转移至MS培养基,添加GA0.5、BA0.5和三十烷醇4,愈伤组织经培养后转绿,以后微带淡紫红色,15天后在表面分化出半球形小突起,转为绿色,20天后分化出幼叶、幼茎,并有突起物,再分化出新梢,进入正常幼苗的生长发育管理阶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1019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