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偶极矩模型对PCB电路电磁场进行反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3239.9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9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阎照文;刘伟;王健伟;苏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采用偶极矩模型对PCB电路电磁场进行反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一:利用电磁场探头测试近场电磁场强度数据;二:设置偶极子阵列;三:计算采样点和偶极子阵列之间的映射矩阵T;四:计算偶极矩矩阵X(α);五:计算偶极矩矩阵X(α)在高于PCB电路任意高度观察平面上的切向电磁场分量;六:把步骤五求得的切向电磁场分量代入公式(32)和(33)进行计算,求解步骤五中平面上的法向电磁场分量。优点在于:该矩阵能够很好的反映PCB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分布,同时可以对电磁场的辐射进行准确的计算,降低了电磁场分布的测试成本;为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指标量化验证环节提供了有力依据;实现了PCB电路电磁场的反演,得到PCB电路的近场耦合和远场辐射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偶极矩 模型 pcb 电路 电磁场 进行 反演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偶极矩模型对PCB电路电磁场进行反演的方法,其中,任意的辐射源都由6个偶极矩分量等效代替:三个电偶极矩Px,Py,Pz和三个磁偶极矩分量Mx,My,Mz;PCB电路的设计中走线紧贴电源平面或者参考地平面,用来等效PCB电路的偶极矩在满足理想导体的边界条件前提下减少为Mx,My和Pz;垂直电偶极子Pz描述PCB走线与参考地平面之间的电压分布,水平磁偶极子Mx和My描述PCB走线上的电流分布;用N×N个偶极子的偶极子阵列来等效PCB电路,每个偶极子包含三个偶极矩分量,分别为Pz,Mx,My;在M×M个采样数据点的近场采样平面上,每个采样数据点的水平场强分别为Ex,Ey,Hx,Hy;设定偶极子的位置坐标为(x’,y’,d),采样点的位置坐标为(x,y,z),d表示的是偶极子距离参考地平面的高度,z表示采样点距离参考地平面的高度,其中z>d>0,采样点(x,y,z)处的切向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由以下公式计算出来其中,j是虚数单位,k0和η0分别表示自由空间中的波数和波阻抗,f为频率,c为真空中的光速,η0=120π,Pz表示垂直电偶极矩,它是一个复数,单位为A·m,Mx和My表示水平磁偶极矩,单位为A·m2,r1表示近场采样数据点与偶极子阵列中每个偶极子的距离,r2表示近场采样数据点与偶极子阵列中每个偶极子的镜像的距离;r1和r2由下式表示:r1=[(x‑x′)2+(y‑y′)2+(z‑d)2]1/2 (5)r2=[(x‑x′)2+(y‑y′)2+(z+d)2]1/2 (6)q1(r)、q2(r)、q3(r)表示为:q1(r)、q2(r)、q3(r)没有物理意义,这是为了简化公式(1)‑(4)的,否则公式显得太复杂;其中,r为空间点的矢径的模值,e为自然常数;因此用来等效PCB电路的偶极子的偶极矩(Pz,Mx,My)和近场采样数据场强(Ex,Ey,Hx,Hy)存在下述的映射关系:其中[Ex],[Ey],[Hx],[Hy]分别表示x方向和y方向上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矩阵,近场采样点的个数为M×M;是待求的偶极矩矩阵,[Pz]是偶极子阵列的垂直电偶极矩矩阵,[Mx]、[My]是偶极子阵列的水平磁偶极矩,每种偶极子个数为N×N;映射矩阵描述的是空间中任意一点电磁场与偶极子矩阵之间关系,映射矩阵由下式表示:每一个子矩阵的维数为M2×N2,表示的是由某一种偶极矩产生的某一方向上的场强;以TExMy为例,它表示所有y方向上的磁偶极矩My在x方向上产生的电场强度Ex;T矩阵总共有4M2×3N2个元素,每一个子矩阵由下式表示:TExMx(a,b)=0 (13)TEyMy(a,b)=0 (17)上述公式中(x(a),y(a),z0)为控件中任意一点的坐标,(x′(b),y′(b),d)表示偶极子的坐标,其中a和b分别表示空间中任意一点和偶极子的序号,并且满足以下约束条件a=1,2,3...M2,b=1,2,3...N2;r_表示空间中任意一点与偶极子的距离,r+表示任意控件一点与偶极子镜像的距离;根据公式(5)和(6)得到采样点与偶极子之间响应的位置关系,将每一个采样点的坐标(x,y,z)用(x(a),y(a),z0)表示,每一个偶极子的坐标(x',y',d)用(x'(b),y'(b),d)表示,因此得到近场采样数据点与偶极子的距离为:r1(a,b)=[(x(a)‑x′(b))2+(y(a)‑y′(b))2+(z0‑d)2]1/2 (24)近场采样数据点与偶极子的镜像的距离为:r2(a,b)=[(x(a)‑x′(b))2+(y(a)‑y′(b))2+(z0+d)2]1/2 (25)将采样点和偶极子及其镜像之间相应位置关系r1(a,b)和r2(a,b)分别用r‑和r+表示,代入公式(12)‑(23)计算得到采样点与偶极子之间的映射矩阵T;采用正则化方法来求解偶极子的偶极矩;argmin{||F‑TX||2+α||X||2} (26)X(α)=[T′T+α2I]‑1T′F (27)式中“argmin”表示使得(26)取得最小值,α被称作正则化系数;采用通过对数坐标尺度描述||Xα||和||F‑TXα||的L曲线准则,α对应L曲线上曲率最大的点;将求解得到的正则化参数α代入(27)求得与干扰不敏感的偶极矩矩阵X(α);||||表示一个矩阵的范数,F表示近场采样数据场强矩阵;在任意观察平面上的设置M×M观察点,x方向上等间隔取M个观察点,y方向上等间隔取M个观察点,每一个观察点的坐标为(x”,y”,z”),z”是任意观察平面与参考地平面之间的高度距离,且满足z”>d>0;将每一个观察的坐标(x”,y”,z”)用(x(a),y(a),z0)表示,每一个偶极子的坐标(x',y',d)用(x'(b),y'(b),d)表示,因此得到观察点与偶极子的距离为:r1'(a,b)=[(x(a)‑x′(b))2+(y(a)‑y′(b))2+(z0‑d)2]1/2 (28)观察点与偶极子的镜像的距离为:r2'(a,b)=[(x(a)‑x′(b))2+(y(a)‑y′(b))2+(z0+d)2]1/2 (29)将观察点和偶极子及其镜像之间相应位置关系r1'(a,b)和r2'(a,b)分别用r‑和r+表示,代入公式(12)‑(23)计算得到采样点与偶极子之间的映射矩阵Tv;通过等效偶极矩矩阵X(α)和映射矩阵Tv根据公式(30)求解任意观察平面的电磁场切向分量;其中Fv是在观察平面上电磁场强度矩阵,该矩阵有4M2×1个元素;其中Exv,Eyv,Hxv,Hyv分别表示x方向和y方向上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每个矩阵有M2×1个元素;根据简单无耗媒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到▽×E(r)=‑jωμH(r) (31)式中E(r),H(r)分别表示电场和磁场的复数形式;▽×E(r)表示E(r)的旋度,▽×H(r)表示H(r)的旋度,ω为角频率,μ磁导率,ε为介电常数;把(31)、(32)展开,由z方向上的分量相等得到其中Hz是观察平面上法向磁场分量,Ez是观察平面上法向电场分量;利用中心差分商代替偏导数,得到(33)、(34)的离散形式:其中m,n表示每一个观察点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序号,且满足2≤m,n≤M‑1,Δx、Δy分别表示x方向和y方向上近场采样点的间距,实现了求解任意观察平面上的电磁场的分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步骤一:利用电磁场探头测试近场电磁场强度数据;步骤二:设置偶极子阵列;步骤三:计算采样点和偶极子阵列之间的映射矩阵T;步骤四:计算偶极矩矩阵X(α);步骤五:计算偶极矩矩阵X(α)在高于PCB电路任意高度观察平面上的切向电磁场分量;步骤六:把步骤五求得的切向电磁场分量代入公式(33)和(34)进行计算,求解步骤五中平面上的法向电磁场分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2323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