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SP-CDP叠加方法及三维VSP覆盖次数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30716.4 | 申请日: | 201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6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黎书琴;李亚林;何光明;罗仕迁;耿春;蔡力;罗文;巫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安宇宏;谭昌驰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SP‑CDP叠加方法及三维VSP覆盖次数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输入下行波与上行波的均方根速度谱;基于三维均方根速度模型划分成像网格,网格间距为三维地面地震成像网格大小,依据网格依次寻找对应的接收点;布设三维VSP观测系统;将基于面元迭代的VSP‑CDP叠加方法应用到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计算上。其中,基于面元迭代的VSP‑CDP叠加方法用横向变化速度场代替基于单井速度模型,用面元的迭代法代替基于反射点的解析法。本发明进一步提升了VSP叠加成像的精度,并且能确保目标区域获得足够的覆盖次数,显著减少采集设计的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vsp cdp 叠加 方法 三维 覆盖 次数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面元迭代的三维垂直地震剖面‑共深度点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三维地面地震获得均方根速度模型,所述均方根速度模型包括纵波和横波速度模型,将所述纵波或横波速度模型作为三维垂直地震剖面的上行波速度模型输入,将所述纵波速度模型作为三维垂直地震剖面的下行波速度模型输入;在所述上行波速度模型和下行波速度模型上以三维地面地震的网格间距划分成像网格;布设三维垂直地震剖面观测系统;假设预定成像网格点与其相邻成像网格点之间的间距为m,则以预定成像网格点为中心,半径为m/2的区域为所述预定成像网格点所在的成像网格,利用下面的式(1)寻找出可用于所述预定成像网格点所在的成像网格成像的所有道,并将每个可用于预定成像网格成像的道的样点振幅移回预定成像网格进行叠加,其中,在式(1)、(2)和(3)中,vd为下行波速度,vu为上行波速度,A为入射角,B为反射角,zw为检波点沉降深度,z为成像网格点深度,offset为检波点接收地震道的道头字里的偏移距,xs为与炮点最接近的成像网格点投影到地面的共深度点与炮点之间的距离,xr为与炮点最接近的成像网格点投影到地面的共深度点与接收井之间的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307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结合脸部扫描的居家防盗锁
- 下一篇:一种风光发电通讯塔